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美国学习者一对一辅导教学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2 07:41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另一种是一对一教学。与丰富的课堂教学研究形成对比,汉语学界对一对一教学的研究并不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一对一教学也可以分为一对一授课和一对一辅导两种形式。本文主要对一对一辅导教学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对上海某中文项目的师生的调查问卷为切入点,在发放问卷的同时,也对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进行访谈,以求获得更真实完善的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一对一辅导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其次,通过成段表达案例和自由谈话案例的展示和分析揭示出一对一辅导教学中的特点所在,并提供一定的教学建议。成段表达能力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对一辅导教学的环境下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自由谈话能力也是很多一对一辅导教学中的重点培养目标,师生之间如何进行自由谈话,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也是值得关注的。最后,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指出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不足之处,希望为今后的一对一辅导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学位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95.3
【部分图文】:

辅导教学,听说能力,一对一,能力需求


图2-1学生的能力需求??根据上图所示,学生主要希望通过一对一辅导教学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100??班学生中有5名学生希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即100班学生中83.33%的学生都??希望通过一对一辅导教学提高听说能力;200班的2名学生也都希望提高听说能??力;260班的12名学生中,有10名学生希望通过一对一辅导教学提高听说能力,??也达到了人数的83.33%;而300班的1名学生希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总体而??言,在22名学生中,有18名学生希望提高听说能力,占总人数的81.82%。这??个比例较高,因此可以说,学生主要希望通过一对一辅导教学提高听说能力,而??听说能力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来实现的,这也是下文选取以自由谈话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案例的主要依据。??不过在成段表达能力方面的需求,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22名学生中,只有4名学生选择了这个选项,即只有18.18%的学生表示要通过一??对一辅导教学提高成段表达能力。其中1名学生来自于200班,另外3名学生来自??

学生,角色扮演,方式,听说能力


?300班??图2-2学生对互动方式的需求??从图2-2中,我们发现100班学生偏向于角色扮演与自由谈话的互动方式,200??班学生偏向于操练的互动方式,260班学生偏向于自由谈话、操练以及个人答疑??的互动方式,而300班学生偏向于话题讨论的互动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在一对??一辅导教学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倾向于使用不同的互动方式。水平比较低的初级??学生更希望通过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生活情景,帮助他们解决在中国??的生存问题,同时也希望通过自由对话练习听说能力。汉语水平有了一定基础的??200班和260班学生比较倾向于在解答个人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自由谈话和操练的??方式提高听说能力,巩固语法知识。而水平更高一些的300班学生则更倾向于使??用话题讨论的方式来练习听说能力

学生,辅导教学,一对一,满意度


图2-3学生对互动方式的满意度??由图可见,总体上学生对目前一对一辅导教学的互动方式比较满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席选;;《项脊轩志》随机进入式“主问题”教学设计反思[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年01期

2 宋保平;;个别化教学的学校实施:策略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12期

3 张人利;;班级授课制下的个别化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12期

4 高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19期

5 黄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对一个别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年02期

6 冯杰;;一对一对外汉语授课之体会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7 王致柔;;“一对一”不等于“个性化”[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8 司成勇;;走向个别化教学——论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J];教育探索;2011年02期

9 杨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对一”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5期

10 者林;罗晨;;对外汉语词汇复习课的任务型教学模式[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8期



本文编号:2880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880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a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