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初级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7 13:39
能愿动词是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尤其对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来说。同时也是汉语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原因之一是汉语能愿动词数量多,用法复杂。而泰语则只有少数几个,口语中甚至经常使用一个,因此泰国学生学习起来尤为吃力。另外,作为汉语本体的研究,汉语能愿动词的词义及语法功能研究得不够深入,不成系统,教学当中使用的方法也不够科学,这就更使得初学汉语的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能愿动词时产生大量的偏误。本文从偏误分析入手,较详尽地分析初级汉语水平泰国学生使用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要、想、该、得”的状况及产生偏误的原因,目的就是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对策、改进教材编写中的不足。本文主要采用调查法,即用问卷形式让学生泰译汉,选择,判断等。调查对象是在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汉语专业学习的五十名学生,收到语料后,在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搜集到的大量语料进行分类分析,分析时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常用能愿动词使用时的一些具体的限制性的条件,以期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的能力。同时不但对泰语和汉语中的一些能愿动词进行了对比,而且也对汉语中易混淆的能愿动词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它们各自使用的不同条件。在对偏误用...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能愿动词前人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语料来源
第四节 研究步骤、方法及理论依据
第五节 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二章 汉泰语能愿动词
第一节 汉语能愿动词的义项
第二节 汉语相近能愿动词意义及使用条件的区分
第三节 泰语能愿动词及汉泰对比
第四节 易错点预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查问卷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对象、设计与目标
第二节 偏误的确定标准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
第四节 偏误分类
第五节 预测印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因探析
第一节 自身因素
第二节 外部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综合原因例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针对偏误的教学对策
第一节 探索教学方法
第二节 改进教材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能愿动词语际迁移偏误生成原因初探[J]. 赖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5)
[2]能愿动词的义素结构和跨层次的交际功能[J]. 叶南.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
[3]“会”表示可能的分析[J]. 苏岗. 邢台学院学报. 2005(01)
[4]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回顾[J]. 赵春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02)
[5]论《金瓶梅词话》的能愿动词[J]. 许仰民. 天中学刊. 2005(01)
[6]助动词“会”的起源新探[J]. 傅书灵,祝建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7]《史记》中助动词“可”和“可以”语法功能差异初探[J]. 池昌海. 语言研究. 2004(02)
[8]《六祖坛经》中助动词得、须、可、敢、能的使用法[J]. 张泽宁.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1)
[9]略述“能”字反问句的修辞功能[J]. 李秉日,宋永桂. 修辞学习. 2003(05)
[10]《论语》助动词研究[J]. 杨海峰. 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 彭利贞.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情态助动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 欧倩.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能愿动词偏误分析[D]. 吕兆格.天津师范大学 2003
[3]日本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研究[D]. 鲁晓雁.黑龙江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41833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能愿动词前人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语料来源
第四节 研究步骤、方法及理论依据
第五节 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二章 汉泰语能愿动词
第一节 汉语能愿动词的义项
第二节 汉语相近能愿动词意义及使用条件的区分
第三节 泰语能愿动词及汉泰对比
第四节 易错点预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查问卷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对象、设计与目标
第二节 偏误的确定标准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
第四节 偏误分类
第五节 预测印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因探析
第一节 自身因素
第二节 外部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综合原因例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针对偏误的教学对策
第一节 探索教学方法
第二节 改进教材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能愿动词语际迁移偏误生成原因初探[J]. 赖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5)
[2]能愿动词的义素结构和跨层次的交际功能[J]. 叶南.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
[3]“会”表示可能的分析[J]. 苏岗. 邢台学院学报. 2005(01)
[4]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回顾[J]. 赵春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02)
[5]论《金瓶梅词话》的能愿动词[J]. 许仰民. 天中学刊. 2005(01)
[6]助动词“会”的起源新探[J]. 傅书灵,祝建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7]《史记》中助动词“可”和“可以”语法功能差异初探[J]. 池昌海. 语言研究. 2004(02)
[8]《六祖坛经》中助动词得、须、可、敢、能的使用法[J]. 张泽宁.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1)
[9]略述“能”字反问句的修辞功能[J]. 李秉日,宋永桂. 修辞学习. 2003(05)
[10]《论语》助动词研究[J]. 杨海峰. 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 彭利贞.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情态助动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 欧倩.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能愿动词偏误分析[D]. 吕兆格.天津师范大学 2003
[3]日本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研究[D]. 鲁晓雁.黑龙江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41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94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