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中国课堂文化在对欧美学生汉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7 04:49
  近年来,欧美国家对汉语学习的热情有增无减,但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制度、思维方式等种种差异,给汉语课堂带来了相应的问题。汉语课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实践场所,同时也是传播良好中国形象的途径之一,如何减少课堂问题并同时树立中国形象,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时,我们的目光不能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上,课堂文化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对外汉语课堂文化的建设也必须得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中国的课堂文化是经历了时间的洗礼积淀而成的,其中饱含中国文化的精髓,有鲜明的德育色彩,这是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识。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以及国家形象的树立,都要依托于课堂文化的合理建设。将中国课堂文化的优长加以发扬,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中,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递,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本文基于课堂文化理论,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绪论部分借鉴权威学者观点对课堂及课堂文化做了界定,并对关于中国课堂文化、中西课堂文化对比及对外汉语课堂文化这三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归纳、进行综述,为后文做了铺垫。论文第一章从历史角度入手将中国课堂形式分为官学、私学、书院、学堂四类...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五)研究思路及意义
一、中国课堂文化
    (一)中国课堂
        1.官学
        2.私学
        3.书院
        4.学堂
    (二)中国课堂文化
        1.中国课堂活动文化
        2.中国课堂环境文化
二、中西课堂文化对比分析
    (一)中西课堂文化的差异
        1.课堂教学活动文化差异
        2.课堂教学环境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课堂文化差异的根源
        1.环境观念:和谐与征服
        2.群体观念:集体与个人
        3.思想观念:尊师与平等
三、建构中国特色的对外汉语课堂文化
    (一)对外汉语课堂文化的特点
    (二)中国课堂文化的应用启示
    (三)建构的宗旨与原则
    (四)中国特色的对外汉语课堂文化建构策略
        1.注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2.增设中华美德相关内容
        3.渲染中国氛围的语言环境
        4.设立中文教室规则
        5.组建流动班委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环境构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 王梁祺.  课程教育研究. 2017(50)
[2]论数学课堂文化的内涵与模式及对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J]. 聂晓颖,黄秦安.  数学教育学报. 2017(02)
[3]构建思想品德课堂新文化的思考[J]. 王有鹏.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6(05)
[4]新课堂背景下班级小组文化建设的思考[J]. 吴贵玺.  学周刊. 2016(05)
[5]中国教师形象及其内涵的历史文化建构[J]. 袁丽.  教师教育研究. 2016(01)
[6]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J]. 陆俭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英语课堂文化的构建:国际理解教育的视角[J]. 窦珂.  当代教育科学. 2013(15)
[8]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价值为导向的课堂文化[J]. 陶西平.  中小学管理. 2012(09)
[9]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文化重建[J]. 朱熠,霍涌泉.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5)
[10]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外交新课题[J]. 金正昆,徐庆超.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 潘光文.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国内海外汉语项目课堂文化建设探析[D]. 于茵.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中美课堂文化比较研究[D]. 张强.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对比分析[D]. 于海英.浙江大学 2011
[4]基于课例分析的小学语文课堂文化的研究[D]. 马佳.首都师范大学 2007
[5]中西方课堂文化差异及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迪[D]. 慕林.吉林大学 2006
[6]论课堂文化的重建[D]. 王志曲.安徽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21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21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