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基于师生课堂互动的会话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1-03-07 11:4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CSL)的教学目标是使学习者能真正融入目的语交际的社会文化实际中,培养CSL学习者的言语交际能力(Interactive Competence, IC),实现学习者应用目的语进行顺畅交流的教学目标。文章通过会话分析的方法对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中的话轮转换、教师提问、理解修正和评价反馈等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合理的课堂互动,包括话轮分配、指示或展示类提问、理解修正、积极评价与反馈等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话轮获取与转换、完整的序列组织与构建等交际实践和会话常规的学习机会,在确保足够准确的课堂输入前提下,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参与互动的CSL课堂氛围,着力提高汉语学习者的目的语交际实践能力。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9,17(03)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目的语交际能力 (Interactional Competence, IC) 培养对二语 (L2) 教学的重要性
(二) 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学习者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
(三) CSL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学习者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四) 基于CA的汉语课堂教学促进留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可能性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 话轮转换
(二) 问答互动
1.展示性提问
2.指向性提问
(三) 理解性修正
1.理解检查。
2.语义确认。
3.澄清请求。
(四) 评价反馈
1.正面评价反馈
2.负面评价反馈
四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中“询问”言语行为不同句法表达的知识论解读[J]. 吴亚欣,于国栋.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03)
[2]为会话分析正名[J]. 吴亚欣,于国栋.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大言”与“小言”——庄子语言哲学视角下的课堂话语分析[J]. 郑雯嫣.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4)
硕士论文
[1]英语泛读课堂会话分析[D]. 马运馨.西南大学 2012
[2]口语课堂教师启动修正的个案研究[D]. 崔海迪.沈阳师范大学 2011
[3]外语课堂中教师修正启动的比较研究[D]. 杨晓健.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69027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9,17(03)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目的语交际能力 (Interactional Competence, IC) 培养对二语 (L2) 教学的重要性
(二) 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学习者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
(三) CSL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学习者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四) 基于CA的汉语课堂教学促进留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可能性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 话轮转换
(二) 问答互动
1.展示性提问
2.指向性提问
(三) 理解性修正
1.理解检查。
2.语义确认。
3.澄清请求。
(四) 评价反馈
1.正面评价反馈
2.负面评价反馈
四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中“询问”言语行为不同句法表达的知识论解读[J]. 吴亚欣,于国栋.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03)
[2]为会话分析正名[J]. 吴亚欣,于国栋.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大言”与“小言”——庄子语言哲学视角下的课堂话语分析[J]. 郑雯嫣.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4)
硕士论文
[1]英语泛读课堂会话分析[D]. 马运馨.西南大学 2012
[2]口语课堂教师启动修正的个案研究[D]. 崔海迪.沈阳师范大学 2011
[3]外语课堂中教师修正启动的比较研究[D]. 杨晓健.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69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69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