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愿动词“能、会、要、可以”的偏误分析 ——以肯尼亚、坦桑尼亚学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8 03:03
能愿动词虽然是学生学习汉语经常接触的一个语法点,但是学习者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能愿动词“能、会、要、可以”的基本义项,并且比较了能愿动词“能、会、可以”在表示“能力、可能、许可”三个义项时的异同,在语法特征方面,除了分析能愿动词的基本用法外,还着重介绍了能愿动词的正反式、连用、肯定否定不对称,以及特殊句式中能愿动词的位置关系。然后对调查问卷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搜集到的语料进行统计,一方面是对能愿动词“会、能、要、可以”的使用情况进行整理,另一方面是对偏误类型的统计。结果显示能愿动词“会、要”属于使用频率高,出现偏误率也比较高,其次是能愿动词“可以”。偏误类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误代、误加、遗漏、错序、其他偏误。接着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对偏误语料进行归纳分析,主要是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交际策略,教学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偏误原因,并且针对非洲国家学生学习能愿动词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能愿动词语义、句法结构分析
第一节 “能、会、可以、要”的语义分析
一、“能”的义项分析
二、“会”的义项分析
三、“可以”的义项分析
四、“要”的义项分析
第二节 “能、会、可以、要”句法分析
一、能愿动词正反式
二、能愿动词的连用
三、能愿动词肯定否定不对称
四、特殊句式中能愿动词的位置
第三节 “能、会、可以”的比较
第二章 能愿动词偏误统计
第一节 语料的搜集
一、语料库统计部分
二、问卷调查部分
第二节 语料处理
第三节 统计结果
一、能愿动词偏误情况统计
二、能愿动词偏误类型统计
第三章 能愿动词“能、会、可以、要”偏误分析
第一节 能愿动词的误代
一、“能、会、可以、要”之间的误代
二、与其它词类的误代
第二节 能愿动词的错序
第三节 能愿动词的误加
第四节 能愿动词的遗漏
第五节 其他偏误
第四章 能愿动词产生偏误的原因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 偏误成因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三、交际策略的影响
四、教学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教学建议
一、教材编写
二、教学方法
三、学生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法修辞讲话》[J]. 吕叔湘,朱德熙. 中国科技术语. 2014(05)
[2]英语国家学生汉语意愿类能愿动词混用现象的偏误分析[J]. 罗蔓.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3]母语为英语者习得能愿动词“能、会”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 尚超.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12)
[4]关于能愿动词否定用法的偏误分析[J]. 吕兆格.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0(06)
[5]留学生“会”与“能”的使用情况分析[J]. 张丽.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8(03)
[6]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及对策[J]. 王振来.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7]汉语能愿动词语际迁移偏误生成原因初探[J]. 赖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5)
[8]表“可能”的“会”的使用条件[J]. 王晓凌. 语文学刊. 2002(02)
[9]论能愿动词的语义类别[J]. 王振来.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10]留学生使用“能”、“会”的偏误及教学对策[J]. 陈若凡.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01)
博士论文
[1]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 向二兰.华中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能愿动词“要”的研究[D]. 龚伶俐.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研究[D]. 潘丹妤.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能愿动词“要”的偏误分析[D]. 郭延凤.陕西师范大学 2015
[4]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能愿动词“能”的研究[D]. 马兰.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李元元.兰州大学 2014
[6]外国留学生能愿动词偏误分析[D]. 马晶晶.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3
[7]中亚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研究[D]. 刘欢.新疆师范大学 2013
[8]留学生习得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D]. 李莉.吉林大学 2013
[9]英语国家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D]. 张敏.湖南师范大学 2013
[10]越南学生汉语能愿动词“能”、“可能”、“能够”、“会”偏误分析[D]. 陈杨云英.广西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92985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能愿动词语义、句法结构分析
第一节 “能、会、可以、要”的语义分析
一、“能”的义项分析
二、“会”的义项分析
三、“可以”的义项分析
四、“要”的义项分析
第二节 “能、会、可以、要”句法分析
一、能愿动词正反式
二、能愿动词的连用
三、能愿动词肯定否定不对称
四、特殊句式中能愿动词的位置
第三节 “能、会、可以”的比较
第二章 能愿动词偏误统计
第一节 语料的搜集
一、语料库统计部分
二、问卷调查部分
第二节 语料处理
第三节 统计结果
一、能愿动词偏误情况统计
二、能愿动词偏误类型统计
第三章 能愿动词“能、会、可以、要”偏误分析
第一节 能愿动词的误代
一、“能、会、可以、要”之间的误代
二、与其它词类的误代
第二节 能愿动词的错序
第三节 能愿动词的误加
第四节 能愿动词的遗漏
第五节 其他偏误
第四章 能愿动词产生偏误的原因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 偏误成因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三、交际策略的影响
四、教学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教学建议
一、教材编写
二、教学方法
三、学生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法修辞讲话》[J]. 吕叔湘,朱德熙. 中国科技术语. 2014(05)
[2]英语国家学生汉语意愿类能愿动词混用现象的偏误分析[J]. 罗蔓.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3]母语为英语者习得能愿动词“能、会”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 尚超.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12)
[4]关于能愿动词否定用法的偏误分析[J]. 吕兆格.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0(06)
[5]留学生“会”与“能”的使用情况分析[J]. 张丽.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8(03)
[6]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及对策[J]. 王振来.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7]汉语能愿动词语际迁移偏误生成原因初探[J]. 赖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5)
[8]表“可能”的“会”的使用条件[J]. 王晓凌. 语文学刊. 2002(02)
[9]论能愿动词的语义类别[J]. 王振来.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10]留学生使用“能”、“会”的偏误及教学对策[J]. 陈若凡.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01)
博士论文
[1]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 向二兰.华中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能愿动词“要”的研究[D]. 龚伶俐.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研究[D]. 潘丹妤.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能愿动词“要”的偏误分析[D]. 郭延凤.陕西师范大学 2015
[4]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能愿动词“能”的研究[D]. 马兰.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能愿动词“会”、“能”和“可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李元元.兰州大学 2014
[6]外国留学生能愿动词偏误分析[D]. 马晶晶.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3
[7]中亚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研究[D]. 刘欢.新疆师范大学 2013
[8]留学生习得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D]. 李莉.吉林大学 2013
[9]英语国家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D]. 张敏.湖南师范大学 2013
[10]越南学生汉语能愿动词“能”、“可能”、“能够”、“会”偏误分析[D]. 陈杨云英.广西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92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19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