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高级综合和阅读教材(发展汉语系列)的中国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16:22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大国成功崛起的必要条件,它构成了崛起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提升了全球化语境下大国崛起的意义,目前世界大国无一不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对外汉语教材自然成为学习者了解中国的媒介,不少学者将中国形象的研究视角从大众传媒转移到对外汉语教材中来。本文通过梳理分析中、高级综合和阅读(发展汉语系列)教材中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的过程,分析、研究中国形象在中、高级综合和阅读(发展汉语系列)教材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展示过程,站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以求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新、更快、更直接地方式全面了解中国形象。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详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对外汉语教材传播中国形象的意义探索,先给出了本文关于“中国形象”的界定,分析中国形象在中、高级综合和阅读(发展汉语系列)教材中的展示,以及分析对外汉语教材与“中国形象”展示的关系,来总结出对外汉语教材在“中国形象”展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中、高级综合和阅读(发展汉语系列)教材中国形象的具体内容,分析总结出所选教材中关于“中国形象”内容的具体分类,如政治形象、传统观念形...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形象”研究综述
1.2.2 中、高级综合和阅读教材(发展汉语系列)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意义
2 对外汉语教材中国形象传播的意义
2.1 本文“中国形象”的界定
2.2 对外汉语教材与“中国形象”的关系
2.2.1 对外汉语教材的中国话语属性
2.2.2 教材与读者中国形象的构建
2.3 中、高级综合教材传播中国形象的特点
3 中、高级综合和阅读教材(发展汉语系列)中国形象研究
3.1 教材简介
3.2 教材“中国形象”展示
3.2.1 政治形象
3.2.2 道德品质形象
3.2.3 传统观念形象
3.2.4 科技形象
3.2.5 社会生活形象
3.2.6 历史形象
4 中、高级综合和阅读教材的中国形象的得失分析
4.1 成功之处
4.1.1 中国形象内容涉及面广
4.1.2 对中国形象跨文化展示客观
4.1.3 中国形象内容由浅入深
4.2 不足之处
4.2.1 比例不够平衡,重复率高
4.2.2 内容不够全面
4.2.3 包容、和谐、共同体文化形象体现不足
5 综合、阅读教材展示中国形象的思考
5.1 要防止“厚古薄今”的倾向,更多融入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
5.2 要全面展示中国形象的丰富性、多样性
5.3 要有全球问题的中国视角
5.4 要有外国人视角的中国
5.5 要适应课程目标
5.6 要有跨文化的视野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体育类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原则[J]. 杨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海外文化推广中的效力研究[J]. 杨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06)
[3]国际汉语教材中的独生子女形象分析[J]. 彭增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海外国际学校中文教材漫谈[J]. 鲍思冶.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02)
[5]汉语国际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兼与陆俭明商榷[J]. 杨德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5(01)
[6]在汉语教材文本中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策略[J]. 秦惠兰.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3(01)
[7]全球化时代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J]. 李鸿亮,杨晓玉.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3(02)
[8]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公共外交价值[J]. 吴勇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9]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印象”与修辞策略——从《钱包被小偷偷走了》谈起[J]. 秦惠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02)
[10]试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公共外交意识[J]. 包文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硕士论文
[1]浅析泰国中学生喜爱的中国文化符号及其活动设计[D]. 高珊珊.广西大学 2015
[2]美国驻华使馆对新浪微博的使用及传播策略分析[D]. 由琨.山东大学 2014
[3]东南亚华文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研究[D]. 马琼.厦门大学 2014
[4]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研究[D]. 孙慧.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5]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和对策[D]. 胡祖光.山西大学 2013
[6]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策略研究[D]. 张亚菲.华东师范大学 2013
[7]中国国家形象广告意识的觉醒[D]. 王航.河南大学 2013
[8]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设置分析[D]. 程鹏.西北大学 2012
[9]《亚洲日报》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分析[D]. 纪勇敢.广西大学 2012
[10]泰国华文报业的影响力研究[D]. 刘娓.广西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66688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形象”研究综述
1.2.2 中、高级综合和阅读教材(发展汉语系列)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意义
2 对外汉语教材中国形象传播的意义
2.1 本文“中国形象”的界定
2.2 对外汉语教材与“中国形象”的关系
2.2.1 对外汉语教材的中国话语属性
2.2.2 教材与读者中国形象的构建
2.3 中、高级综合教材传播中国形象的特点
3 中、高级综合和阅读教材(发展汉语系列)中国形象研究
3.1 教材简介
3.2 教材“中国形象”展示
3.2.1 政治形象
3.2.2 道德品质形象
3.2.3 传统观念形象
3.2.4 科技形象
3.2.5 社会生活形象
3.2.6 历史形象
4 中、高级综合和阅读教材的中国形象的得失分析
4.1 成功之处
4.1.1 中国形象内容涉及面广
4.1.2 对中国形象跨文化展示客观
4.1.3 中国形象内容由浅入深
4.2 不足之处
4.2.1 比例不够平衡,重复率高
4.2.2 内容不够全面
4.2.3 包容、和谐、共同体文化形象体现不足
5 综合、阅读教材展示中国形象的思考
5.1 要防止“厚古薄今”的倾向,更多融入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
5.2 要全面展示中国形象的丰富性、多样性
5.3 要有全球问题的中国视角
5.4 要有外国人视角的中国
5.5 要适应课程目标
5.6 要有跨文化的视野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体育类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原则[J]. 杨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海外文化推广中的效力研究[J]. 杨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06)
[3]国际汉语教材中的独生子女形象分析[J]. 彭增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海外国际学校中文教材漫谈[J]. 鲍思冶.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02)
[5]汉语国际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兼与陆俭明商榷[J]. 杨德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5(01)
[6]在汉语教材文本中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策略[J]. 秦惠兰.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3(01)
[7]全球化时代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J]. 李鸿亮,杨晓玉.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3(02)
[8]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公共外交价值[J]. 吴勇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9]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印象”与修辞策略——从《钱包被小偷偷走了》谈起[J]. 秦惠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02)
[10]试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公共外交意识[J]. 包文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硕士论文
[1]浅析泰国中学生喜爱的中国文化符号及其活动设计[D]. 高珊珊.广西大学 2015
[2]美国驻华使馆对新浪微博的使用及传播策略分析[D]. 由琨.山东大学 2014
[3]东南亚华文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研究[D]. 马琼.厦门大学 2014
[4]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研究[D]. 孙慧.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5]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和对策[D]. 胡祖光.山西大学 2013
[6]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策略研究[D]. 张亚菲.华东师范大学 2013
[7]中国国家形象广告意识的觉醒[D]. 王航.河南大学 2013
[8]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设置分析[D]. 程鹏.西北大学 2012
[9]《亚洲日报》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分析[D]. 纪勇敢.广西大学 2012
[10]泰国华文报业的影响力研究[D]. 刘娓.广西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66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36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