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V 1 +V 2趋 +来/去”和“O”共现句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9 11:12
“V1+V2趋+来/”和“O”共现的句式问题,特别是“V1+V2趋+来/去”和“0”共现时“0”的语序问题,是留学生学习和掌握动趋式的重点和难点之一。“V1+V2趋+-来/”和“0”共现句式的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前人的研究多以描写为主,以复合趋向动词“V2趋+来/去”或单个趋向动词“V2趋”或“来/去”为对象,研究宾语“O”在动词后的位置关系,较少有人把“V,+V2趋+来/去”和“O”的共现作为研究对象来对其共现的格式进行分析。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语料出发,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运用语义指向理论和认知理论,对“V1+V2趋+来/去”和“0”共现的句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留学生使用该句式时所产生的偏误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论。介绍了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文章从句法角度分析了“V1+V2趋+来/去”和“0”共现句式的形式特点,并运用语义指向理论探讨了“V1+V2趋+来/去”和“0”共现句式的格式义。第三部分:文章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本选题研究现状
(一) 本体研究现状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三) 存在问题
三、本文研究工作
(一) 本文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本文理论背景说明
(四) 本文语料说明
第二章 "V_1+V_(2趋)+来/去"与"0"共现句式研究
一、"V_1+V_(2趋)+来/去"与"0"的共现
(一) 宾语"0"的研究
(二) "V_1+V_(2趋)+来/去"与"0"共现格式
二、"V_1+V_(2趋)+来/去"与非处所宾语"0"的共现
(一) 动词"V_1"的划分
(二) 前宾式:V_1+0+V_(2趋)+来/去
(三) 中宾式:V_1+V_(2趋)+0+来/去
(四) 后宾式:V_1+V_(2趋)+来/去+0
(五) 把宾式:把+0+V_1+V_(2趋)+来/去
三、"V_1+V_(2趋)+来/去"与处所宾语"0"的共现
(一) 前宾式:V_1+0+V_(2趋)+来/去
(二) 后宾式:V_1+V_(2趋)+来/去+0
(三) 中宾式:V_1+V_(2趋)+0+来/去
第三章 制约"V_1+V_(2趋)+来/去"与"0"共现的因素
一、句法条件的制约
(一) "V_1"
(二) "了"
二、语义条件的制约
(一) "V_(2趋)+来/去"的本义
(二) "V_(2趋)+来/去"的引申义
三、语用条件的制约
(一) 句类的制约
(二) 语境的制约
(三) "0"的定指和不定指
(四) "0"的有界和无界
(五) 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
第四章 "V_1+V_(2趋)+来/去"和"0"共现句式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偏误类型
(一) 语法结构上的偏误类型
(二) 语法意义上的偏误类型
二、教学建议
(一) 初级阶段注重句式教学
(二) 中、高级阶段注重语义、语用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个人情况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研究成果
奖励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趋向补语统计研究[J]. 弓月亭. 河池学院学报. 2008(06)
[2]“了1”和“了2”的语义相似性及对外汉语教学[J]. 祁晓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11)
[3]浅析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和句法位置[J]. 陈彩蒂.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10)
[4]论复合趋向补语和非处所宾语的次序问题[J]. 刘晶晶,关英明.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5]关于“动+出+宾+来”中的动词制约性[J]. 全立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综述[J]. 丁崇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7]论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J]. 杨凯荣. 汉语学报. 2006(02)
[8]“时间顺序原则”与“动词+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形成的句式[J]. 杨德峰. 世界汉语教学. 2005(03)
[9]趋向补语方向的多维性与宾语位置的关系[J]. 叶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6)
[10]论从意义到形式的语法研究新思路[J]. 邵敬敏,吴立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研究[D]. 李春享.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共现的位置[D]. 刘满满.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趋向补语研究[D]. 鲁淑娟.天津师范大学 2009
[3]“复合动趋式+宾语”句式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 张慧娜.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4]趋向补语研究及其偏误分析[D]. 杨明珠.福建师范大学 2008
[5]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中的言语加工策略研究[D]. 李建成.北京语言大学 2007
[6]复合趋向补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 高艳.首都师范大学 2007
[7]趋向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认知分析[D]. 潘勇.四川师范大学 2007
[8]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 李艳杰.中央民族大学 2004
[9]韩国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D]. 金善熙.华东师范大学 2004
[10]现代汉语“复合动趋式+宾语”的语序研究[D]. 牛彦敏.首都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44762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本选题研究现状
(一) 本体研究现状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三) 存在问题
三、本文研究工作
(一) 本文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本文理论背景说明
(四) 本文语料说明
第二章 "V_1+V_(2趋)+来/去"与"0"共现句式研究
一、"V_1+V_(2趋)+来/去"与"0"的共现
(一) 宾语"0"的研究
(二) "V_1+V_(2趋)+来/去"与"0"共现格式
二、"V_1+V_(2趋)+来/去"与非处所宾语"0"的共现
(一) 动词"V_1"的划分
(二) 前宾式:V_1+0+V_(2趋)+来/去
(三) 中宾式:V_1+V_(2趋)+0+来/去
(四) 后宾式:V_1+V_(2趋)+来/去+0
(五) 把宾式:把+0+V_1+V_(2趋)+来/去
三、"V_1+V_(2趋)+来/去"与处所宾语"0"的共现
(一) 前宾式:V_1+0+V_(2趋)+来/去
(二) 后宾式:V_1+V_(2趋)+来/去+0
(三) 中宾式:V_1+V_(2趋)+0+来/去
第三章 制约"V_1+V_(2趋)+来/去"与"0"共现的因素
一、句法条件的制约
(一) "V_1"
(二) "了"
二、语义条件的制约
(一) "V_(2趋)+来/去"的本义
(二) "V_(2趋)+来/去"的引申义
三、语用条件的制约
(一) 句类的制约
(二) 语境的制约
(三) "0"的定指和不定指
(四) "0"的有界和无界
(五) 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
第四章 "V_1+V_(2趋)+来/去"和"0"共现句式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偏误类型
(一) 语法结构上的偏误类型
(二) 语法意义上的偏误类型
二、教学建议
(一) 初级阶段注重句式教学
(二) 中、高级阶段注重语义、语用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个人情况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研究成果
奖励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趋向补语统计研究[J]. 弓月亭. 河池学院学报. 2008(06)
[2]“了1”和“了2”的语义相似性及对外汉语教学[J]. 祁晓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11)
[3]浅析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和句法位置[J]. 陈彩蒂.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10)
[4]论复合趋向补语和非处所宾语的次序问题[J]. 刘晶晶,关英明.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5]关于“动+出+宾+来”中的动词制约性[J]. 全立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综述[J]. 丁崇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7]论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J]. 杨凯荣. 汉语学报. 2006(02)
[8]“时间顺序原则”与“动词+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形成的句式[J]. 杨德峰. 世界汉语教学. 2005(03)
[9]趋向补语方向的多维性与宾语位置的关系[J]. 叶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6)
[10]论从意义到形式的语法研究新思路[J]. 邵敬敏,吴立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研究[D]. 李春享.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共现的位置[D]. 刘满满.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趋向补语研究[D]. 鲁淑娟.天津师范大学 2009
[3]“复合动趋式+宾语”句式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 张慧娜.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4]趋向补语研究及其偏误分析[D]. 杨明珠.福建师范大学 2008
[5]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中的言语加工策略研究[D]. 李建成.北京语言大学 2007
[6]复合趋向补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 高艳.首都师范大学 2007
[7]趋向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认知分析[D]. 潘勇.四川师范大学 2007
[8]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 李艳杰.中央民族大学 2004
[9]韩国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D]. 金善熙.华东师范大学 2004
[10]现代汉语“复合动趋式+宾语”的语序研究[D]. 牛彦敏.首都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44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44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