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符号在美国特洛伊市的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20:5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了解中国,接触中国文化。孔子学院在美国蓬勃发展,中文课堂在美国愈发受到关注,涌现出了大批中文学习者、爱好者。但是许多美国民众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很多都是零散的,没有规律的,甚至是非代表性的,狭隘的,以及有些并不是真正能诠释中国文化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不仅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体文化形象,反而容易造成文化误解。所以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美国特洛伊市的中国文化符号认同情况调查,能够帮助特洛伊市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让文化教学更加有趣、有效。本文是基于数据分析的调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中国文化符号按照基础型、细节型、深度型分为三类,并结合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的文化内容以及在特洛伊市生活体验的观察,共选取了 20个具有代表性的符号。针对汉语学习者和非汉语学习者这两种调查对象展开调查分析,得出在本次研究中认同度高的文化符号:长城、龙、熊猫、五星红旗、普通话、兵马俑,认同度低的文化符号:京剧、饺子、中国结、中国茶、中秋节。并通过熟悉程度—喜爱程度—学习意愿的三元分析以及具体符号的分析,提出文化教学建议,希望能够...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认知程度的三元分析
进而得出有利于改善教学的研究结果。(图2-1)??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在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够测试被调查者的喜爱程度,否??则喜爱无从谈起,所以问卷的问题设计遵从下列逻辑。(图2-2)??fe度??学习M?,??L,iket0?l:?.?Lite?:??图2-1认知程度的三元分析??紅:‘V#?'??碼M.劈??NK??,二'…、??熟悉程(hejH-j??Yes???.Ves/No??N〇??3襻爱程度、、伽ce>H?'?:??'?補?.:/7,?mx?'???*4^????—[、、f,1'????图2-2问卷设计逻辑线??
:?第二节中国文化符号在汉语学习者中的调查情况??次关于汉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特洛伊孔子学院定点授课的查??学的学生,特洛伊大学选修中文课的本科学生以及汉语兴趣班的成人学生。本次??卷共发放160份,回收139份,其中有效问卷131份,无效问卷8份。??国文化符号在汉语学习者中认同的总体情况??体上来看,汉语学习者对于中国文化符号的熟悉程度较低,只有33.08°/。,而在??悉的学习者中,表示喜爱的人比例较高,为76.35%,总体上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般,为55.81%。这反映出汉语学习者在中国文化符号上的学习成效总体一般,??意愿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喜爱程度表现出汉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爱好与学??间存在互动关系。(图2-3)??9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中国文化符号研究[J]. 吴庆,张洋,孙婧.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2]中国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现状初探[J]. 王丽雅. 国际新闻界. 2013(05)
[3]论国际汉语教学的十大基本原则[J]. 孟国.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1(01)
[4]文化教学定位与教学内容取向[J]. 李泉. 国际汉语. 2011(01)
[5]汉语文化教材用户调查分析报告[J]. 徐霄鹰,王蓓. 国际汉语. 2011(01)
[6]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以外籍汉语学习者为对象的实证研究[J]. 张国良,陈青文,姚君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7]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调查[J]. 王一川,张洪忠,林玮. 当代文坛. 2010(06)
[8]试论汉语语言、文化的教学体系[J]. 邢志群.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1)
[9]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趣味性探讨[J]. 马晓红. 语文学刊. 2008(22)
[10]浅析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J]. 潘静波.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8)
博士论文
[1]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 吴平.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研究[D]. 党煜.兰州大学 2014
[2]中国春节的符号分析及其跨文化传播研究[D]. 刘家瑛.兰州大学 2014
[3]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教学研究[D]. 张梦瑶.广西大学 2013
[4]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D]. 周丽.重庆大学 2012
[5]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及策略[D]. 黎凡.华中科技大学 2011
[6]美国学生汉语教学课堂中汉字文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 杨瑾钰.浙江大学 2010
[7]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研究[D]. 王乐.华中师范大学 2010
[8]东西方游客对中国文化景观的符号认知差异[D]. 刘炎.东北财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8141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认知程度的三元分析
进而得出有利于改善教学的研究结果。(图2-1)??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在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够测试被调查者的喜爱程度,否??则喜爱无从谈起,所以问卷的问题设计遵从下列逻辑。(图2-2)??fe度??学习M?,??L,iket0?l:?.?Lite?:??图2-1认知程度的三元分析??紅:‘V#?'??碼M.劈??NK??,二'…、??熟悉程(hejH-j??Yes???.Ves/No??N〇??3襻爱程度、、伽ce>H?'?:??'?補?.:/7,?mx?'???*4^????—[、、f,1'????图2-2问卷设计逻辑线??
:?第二节中国文化符号在汉语学习者中的调查情况??次关于汉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特洛伊孔子学院定点授课的查??学的学生,特洛伊大学选修中文课的本科学生以及汉语兴趣班的成人学生。本次??卷共发放160份,回收139份,其中有效问卷131份,无效问卷8份。??国文化符号在汉语学习者中认同的总体情况??体上来看,汉语学习者对于中国文化符号的熟悉程度较低,只有33.08°/。,而在??悉的学习者中,表示喜爱的人比例较高,为76.35%,总体上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般,为55.81%。这反映出汉语学习者在中国文化符号上的学习成效总体一般,??意愿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喜爱程度表现出汉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爱好与学??间存在互动关系。(图2-3)??9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中国文化符号研究[J]. 吴庆,张洋,孙婧.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2]中国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现状初探[J]. 王丽雅. 国际新闻界. 2013(05)
[3]论国际汉语教学的十大基本原则[J]. 孟国.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1(01)
[4]文化教学定位与教学内容取向[J]. 李泉. 国际汉语. 2011(01)
[5]汉语文化教材用户调查分析报告[J]. 徐霄鹰,王蓓. 国际汉语. 2011(01)
[6]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以外籍汉语学习者为对象的实证研究[J]. 张国良,陈青文,姚君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7]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调查[J]. 王一川,张洪忠,林玮. 当代文坛. 2010(06)
[8]试论汉语语言、文化的教学体系[J]. 邢志群.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1)
[9]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趣味性探讨[J]. 马晓红. 语文学刊. 2008(22)
[10]浅析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J]. 潘静波.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8)
博士论文
[1]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 吴平.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研究[D]. 党煜.兰州大学 2014
[2]中国春节的符号分析及其跨文化传播研究[D]. 刘家瑛.兰州大学 2014
[3]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教学研究[D]. 张梦瑶.广西大学 2013
[4]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D]. 周丽.重庆大学 2012
[5]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及策略[D]. 黎凡.华中科技大学 2011
[6]美国学生汉语教学课堂中汉字文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 杨瑾钰.浙江大学 2010
[7]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研究[D]. 王乐.华中师范大学 2010
[8]东西方游客对中国文化景观的符号认知差异[D]. 刘炎.东北财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8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45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