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常用动物词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07:03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常用动物词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汉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同一动物词语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形成的跨文化交际的解决办法。文章的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研究的意义、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创新之处等等。第二章从整体角度来分析汉语动物词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动物词语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说等文化范畴。第三章我们通过对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动物词语,特别是汉语水平考试(HSK)要求掌握的词汇中的动物词语进行了逐一分析。并用其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意义与其他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意义作比较,找出同一种动物在两种文化中的异同。第四部分主要研究郑州大学外国留学生对动物词语的学习状况和目前我们一些对外汉语教师针对动物词语文化内涵意义的教学现状,并总结出学习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研究过程中对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分析得出初步的调查结论。第五部分是根据前几部分的研究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包括学习、教学、教材编写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有益启示。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简要回顾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对外汉语 动物词语 文化内涵 跨文化交际 HSK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绪论8-11
  • 第一节 选题的原因和意义8
  • 第二节 汉语动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现状8-10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预期创新10-11
  • 一 研究思路10
  • 二 预期创新10-11
  • 第一章 动物词语所蕴含的文化现象11-13
  • 第一节 动物词语折射的民族心理11-12
  • 第二节 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中的动物词语12-13
  • 第二章 HSK 词汇表中的基本动物词语简介13-22
  • 第一节 动物词语和基本动物词语13-15
  • 一 动物词语13
  • 二 基本动物词语13-15
  • 第二节 HSK 等级考试所要求掌握词汇中的基本动物词语及其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不同文化内涵15-22
  • 一 狗、犬16-17
  • 二 猫17
  • 三 鱼17-18
  • 四 马18-19
  • 五 鸟19
  • 六 熊猫19-20
  • 七 猴子20
  • 八 老虎和狮子20-21
  • 九 猪21
  • 十 牛21-22
  • 第三章 动物词语学习和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22-26
  • 第一节 有关动物词语的学习现状22-23
  • 第二节 动物词语偏误的形成原因23-26
  • 一 汉语动物词语本身的文化内涵意义较为复杂,学习难度大23-24
  • 二 教材的编写上有局限性24-25
  • 三 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限25-26
  • 第四章 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些启示26-30
  • 第一节 对学生要有所了解26
  • 第二节 语言教学与文化活动相结合26-27
  • 第三节 注重分层次教学27-28
  • 第四节 注重国别化教学和文化对比28
  • 第五节 要丰富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28-29
  • 第六节 改进工具书的编写29-30
  • 第五章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2
  • 附录 A32-34
  • 个人简介34-35
  • 致谢3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浅析汉字与苏州园林造景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2 费晓丹;;“绝”的语义发展和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3 张娟;;汉字的民族认同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4 孙婷;刘丙桥;;愤怒情感背后的隐喻文化认知因素——英汉谚语中的愤怒情感隐喻的异同及其文化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杨运庚,周海霞;从背景文化角度谈古文字教学[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6 刘萍;从隐指看汉语交际中的民族文化折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刘萍;;汉语交际中对举类显句潜性化的文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吴锦;;语言禁忌的社会语言学阐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刘志芳;;论基本词汇消长的原因[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虹;;与内衣发展有关的汉字考释[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雪桂;;试论文化符号的可译性——以《伊豆的舞女》的文化词语翻译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肖婷;;现代中日夫妻对称的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罗琳;;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黎运汉;;四十年来语言风格定义研究述评[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5 杨林;;从几组亲属称谓词浅析古代特殊的婚姻制度[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6 杜广中;王艳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华夏文化话语权构建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沈芸;古写本《群书治要·后汉书》异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张素格;海峡两岸CJK字符集差异字形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静;汉英特有花木词之国俗语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邬峰高;符{撐淖中伪溲芯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志学;壮语语词视野中的农耕文化观念[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萍;汉字造型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示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江亚丽;桐城谚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王燕;邱县方言民俗词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洋;汉语吉祥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常用动物词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49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1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