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取象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关键词:汉字的取象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取象"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存在于各种文化形式之中,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利用"取象"造字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培养留学生的汉字"取象"思维,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
【关键词】: 汉字 取象 对外汉语教学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取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几乎在各种文化现象中都有所体现。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是造字的依据,汉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着汉字的构造过程和方法。古人对客观世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用象形等方法进行取象,造出汉字。几乎每个汉字都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或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云惠;;论汉字与文化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姚晓波;陈方方;;汉语中的“取象”[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思贤;汉字取象构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影;;论象形字的取象与构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王世凯;;汉字资源刍议[J];汉字文化;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余淑芬;甲骨文与东巴文的意象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华艳;《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密;对外汉字字理教学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晓;汉字功能论[D];吉林大学;2008年
5 陈竞慧;以字释词:高中文言文单音节实词教学的一种尝试[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圣美;马王堆帛书文字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弛;中国古代文化与汉字形成之管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张玉梅;;王筠汉字取象贯通古今考[J];汉字文化;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曼;;字本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2 冯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素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3 朱曼华;美英中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剪影——兼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J];汉字文化;2003年01期
4 李颖;;传统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教学[J];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董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6 汤勤;对外汉语教学之管见[J];语言研究;2002年S1期
7 康平;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8 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03期
9 张静贤;关于编写对外汉字教材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10 杨惠芬,张春平;多媒体——二十一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手段[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启雄;林雪栶;;汉字字书中的色彩文字[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耀峰;吴胜利;;汉字形素字母及其编码方法[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文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暨汉字输入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试论汉字演变的历史阶段[A];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爱霞;;小学汉字认读写的教学方法探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肖金卯;武云翠;;关于“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中若干问题的讨论[A];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雷中民;任军;胡茗;;汉字的渊源及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魅力[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7 刘瑞祥;;汉字计算机/手机输入一体码输入法[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文君;徐海波;蒋颖;吕银章;雷萍;罗f0f0;邓先波;马辉;刘芳;石浩军;王玉辉;;图片与汉字匹配的FMRI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育泉;;评有关汉字的一个口号[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10 王开扬;;《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化意义[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欣欣;海外少儿学汉语杂志面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汉语国际推广应从“洋娃娃”抓起[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郭丽琨;海外汉语教师需求达500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陈德富;汉字缘何“长寿”[N];北京日报;2004年
5 周山;汉字 魅力无限[N];中国工商报;2001年
6 王桂五;汉字的魅力[N];中国审计报;2005年
7 陶沙;你了解汉字吗[N];大众科技报;2001年
8 王霆钧;一本汉字解码的书[N];吉林日报;2002年
9 刘宗超;实验汉字[N];美术报;2002年
10 周健;汉字是一幅神秘的图画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沈澍农;中医古籍用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聂爱情;图形与汉字项目记忆与来源记忆的ERP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9 薛永刚;正常中国人及喉癌术后病人发声重建过程中语言功能脑区的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敬洁;对外汉语教学 阅读课中的汉字教学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林华;计算机辅助汉字笔顺教学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廖可佳;《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所收汉字构义系统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魏庭新;现代汉语介词结构位置的考察及影响其位置的句法、语义因素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张双;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冯艳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王丽宏;初级汉语阅读教材练习设计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曹少丽;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郑州大学;2012年
9 赵晓琼;颜色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媒介[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冉建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汉字的取象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0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