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量词“派”的语义认知基础考察

发布时间:2017-07-01 12:24

  本文关键词:量词“派”的语义认知基础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派"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量词,用法比较复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本文从现代汉语的实际用例出发,将"派"分为派1、派2、派3、派4、派5,然后从历时的角度对每个"派"做了详细考察,从而揭示了量词"派"与其所称量对象之间的规律。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语义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外汉语教学常用50量词认知研究”(项目批准号:06BYY023)的资助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派”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量词,用法比较复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很多留学生不知道“派”如何运用,即使用对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比如他们经常会问:为什么可以说“一派胡言”,却不能说“一派好话”?“派”为什么只能用于贬义?“一派春光”和“一派人”中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岁;;“V+Num+是+Num”构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罗丹;;析《二刻拍案惊奇》名量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赖丽珍;李丽娟;;量词“笔”与“项”语义特征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李劲荣;从认知图式看两种表领属关系的主谓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赵强;;英语非限定动词构式的语义映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6 李先银;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7 党静鹏;;“很多”与“很少”不对称现象探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李湘;;“V+-量N”结构对量词的选择与限制[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9 蒋书丽;孙q诒

本文编号:505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05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