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过度类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1:14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过度类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过度类推 类推法 母语负迁移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 伴随着近年来日益高涨的对外汉语教学热潮,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对象。但是我们发现当二语习得者的汉语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过度类推”而导致的语言习得偏误会成为语言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二语习得者的汉语水平进一步的提高。虽然已有研究对于这一问题有所论及,但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和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对策方面缺少系统的研究,因而加强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章以类推法与过度类推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对类推法在日常教学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的考察,揭示类推法在语言习得中的得失,并重点介绍了过度类推的特点及表现;第二章对过度类推与母语负迁移进行区分,通过二者之间共同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区别这两个易发生混淆的概念;第三章介绍了过度类推的类型,通过列举学习者在汉语语义、语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语言偏误,详细介绍过度类推的具体表现;第四章分析了过度类推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基本要素为考察点,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揭示每一要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第五章探讨了如何避免过度类推现象的发生,即要求教师、学生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度类推现象的发生;最后在结语部分总结上文,并提出对今后研究方向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过度类推 类推法 母语负迁移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0 引言9-16
  • 0.1选题背景9-10
  • 0.2 研究现状分析10-14
  • 0.2.1研究现状10-12
  • 0.2.2 存在的问题12-14
  • 0.3 研究内容14-16
  • 0.3.1研究目的14
  • 0.3.2 研究方法14
  • 0.3.3 语料来源14-16
  • 1 类推法与过度类推16-24
  • 1.1 类推法的原理和作用16-18
  • 1.1.1 类推法的逻辑学原理16-17
  • 1.1.2 类推法在教学中的作用17-18
  • 1.2 类推法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18-19
  • 1.2.1 类推法在母语教学中的运用18-19
  • 1.2.2 类推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运用19
  • 1.3 过度类推的特点和表现19-24
  • 1.3.1 过度类推的特点19-21
  • 1.3.2 过度类推的表现21-22
  • 1.3.3 类推法与"过度类推"的关系22-24
  • 2 母语负迁移与"过度类推"24-29
  • 2.1 母语负迁移与过度类推的共同性24-25
  • 2.1.1 二者都是对规律的过度使用24-25
  • 2.1.2 二者同属语言的负迁移25
  • 2.1.3 二者的研究有助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25
  • 2.2 母语负迁移与过度类推的差异性25-29
  • 2.2.1 二者概念间的差异26
  • 2.2.2 二者表现形式的差异26-27
  • 2.2.3 二者研究重点的差异27-29
  • 3 "过度类推"的类型29-52
  • 3.1 语义的过度类推29-33
  • 3.1.1 概念意义的过度类推29-31
  • 3.1.2 附加意义的过度类推31-33
  • 3.2 语汇的过度类推33-37
  • 3.2.1 词汇不对称现象的过度类推34-36
  • 3.2.2 词缀组合的过度类推36-37
  • 3.2.3 造成语汇过度类推的因素37
  • 3.3 语法的过度类推37-44
  • 3.3.1 句法结构的过度类推38
  • 3.3.2 "越来越"格式的过度类推38-40
  • 3.3.3 重叠格式的过度类推40-42
  • 3.3.4 "把"字句的过度类推42-43
  • 3.3.5 "被"字句的过度类推43-44
  • 3.4 语用的过度类推44-49
  • 3.4.1 语用的过度类推的具体表现45-47
  • 3.4.2 过度类推与交际原则47-49
  • 3.5 其他过度类推现象49-52
  • 3.5.1 画蛇添足型的过度类推49-51
  • 3.5.2 "过度类推"与"国别化"51-52
  • 4 过度类推"现象产生的原因52-58
  • 4.1 教师的因素52-54
  • 4.1.1 教师对类推法的过度使用52-53
  • 4.1.2 教师对语言规律的运用缺失53
  • 4.1.3 教师对学习效果缺乏预见性53-54
  • 4.2 学生的因素54-56
  • 4.2.1 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的转换机制54-55
  • 4.2.2 学习者主观能动性对规律的超越55
  • 4.2.3 学习者汉语水平的不足55-56
  • 4.3 教材的因素56-58
  • 4.3.1 教材编排的问题56
  • 4.3.2 教材精密性的缺失56-57
  • 4.3.3 教学形式的单一化57-58
  • 5 教学中如何避免"过度类推"现象的发生58-65
  • 5.1 教师的积极作用58-61
  • 5.1.1 教师对语言规律的清楚认识58-59
  • 5.1.2 教师对语言规律的准确讲解59-60
  • 5.1.3 教师对学生过度类推的分类教学60-61
  • 5.2 学生的准确领会及运用61-63
  • 5.2.1 学生对语言规律的准确理解61
  • 5.2.2 学生对语言规律的遵循与区分61-62
  • 5.2.3 学生对语言规律的练习与强化62-63
  • 5.3 教材的有益引导63-65
  • 5.3.1 教材编排的合理性63
  • 5.3.2 教材内容的精密性63
  • 5.3.3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63-65
  • 6.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青松;外国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回避策略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朱良好;;考夫曼类推理论论略[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3 贾放;对外民俗文化教学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刘禀诚;胡衍铮;;不对称和对称: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尹海良;桑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缀问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熊锟;再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郭楚江,周健;类推造词法对词义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8 孟凯;;留学生反义属性词的类推及其成因[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9 胡乐丹;;试论数学类比推理方法的“源”与“流”[J];中学数学研究;2007年11期

10 朱良好;;论诠释学视域下的类推理论——兼论考夫曼的《类推与事物本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本文编号:557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57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9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