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语素法”
发布时间:2017-08-09 17:19
本文关键词:立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语素法”
【摘要】: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板块。长期以来,教学者借鉴西方语言教学经验在“词本位”理论指导下以词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由于汉语不同于西方语言,它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这种以词为单位的教学模式虽然存在已久且为对外汉语教学做了不小的贡献,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陷也为人们所正视。随着对汉语认识的日渐全面与深刻,学者们开始重视汉语的另一基本单位即汉字。随之而来的“字本位”理论也为越来越多的被学者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字词是汉语的基本单位,语素是词语的结构成分。由于汉语语素是可以独立于词语存在的集音形意和语法功能于一身的构词单位,因此,在词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词汇学习,笔者认为语素法是较“词本位”和“字本位”更贴近汉语词语特征的教学理念。 在已有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中,已有大量关于语素法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已有成果有所继承与发展,发展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理论分析方面,从语言学特征和二语习得规律上尽可能找到全方位的理论支撑;2、在实践探索方面,汉语词汇的网络性特征已为许多学者所重视。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到的词汇网络是在语义场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以词语为节点的词汇网,而本文所谓的网络是在语素法的整体教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以语素为链接点的词汇网;3、与传统利用图片与实物或者利用抽象词汇网络进行教学的方法相比,本文主张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抽象的网络视图化,以从视觉上刺激和加强学生对汉语词汇的认识,一方面巩固所学,一方面扩大词汇量。 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本文对语素法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就建立可视化词汇网络的设想进行了具体阐述。笔者试图将语素法更为全面系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语素法 可视化词汇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1
- 一、语素法产生的背景11-16
- (一) 本位之争11-14
- (二) 语素法释义14-16
- 二、实施语素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6-24
- (一) 实施语素法的可行性16-20
- 1.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的关系16-17
- 2. 现代汉语词汇多音节占优势的局面17
- 3. 现代汉语词法和句法高度一致的特点17-18
- 4. 现代汉语流行语中缩略语、旧词新意及词缀化现象的凸显18-20
- (二) 实施语素法的必要性20-24
-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0-21
- 2. 认知语言学的引进及认知能力的培养21
- 3. 培养猜词能力的必要途径21-22
- 4. 阶段性教学的要求22-23
- 5. 创造性教学的要求23-24
- 三、语素法的实施24-36
- (一) 语素法与教学内容的具体衔接24-29
- 1. 语素法在语音教学中的体现24-25
- 2. 语素法在语法教学中的体现25-26
- 3. 语素义与词义的关联26-27
- 4. 语素法在汉字教学中的体现27-29
- (二) 语素法实施的方法探索——建立可视化词汇网络的尝试29-36
- 1. 可视化词汇网络建立的语言学理论依据29-30
- 2. 可视化词汇网络建立的教学理论依据30-31
- 3. 可视化词汇网络建立的现代技术支持31
- 4. 可视化词汇网络建立的选材依据31-34
- 5. 可视化词汇网络建立的基本策略34-36
- 四、语素法实施的原则和存在的困难36-40
- (一) 语素法实施的原则36-38
- 1. 阶段性原则36-37
- 2. 手段性原则37
- 3. 关联性原则37-38
- (二) 语素法实施存在的困难38-40
- 1. 缺乏相匹配的教学资料或教材38
- 2. 等级词语难以把控38-39
- 3. 可视化词汇网络依旧处于薄弱阶段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峰;;概念图辅助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视化设计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2 刘晓梅;“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姜欧;;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1年04期
5 肖贤彬;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法”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6 常敬宇;汉语词汇的网络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钱润池;简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语素义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邵敬敏,罗晓英;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祝清凯;;现代汉语语素在语法、词汇、语音、文字四个层面的表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徐通锵;;“字”和汉语的句法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2期
,本文编号:646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4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