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基础的方位词“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7-08-09 19:17
本文关键词:基于认知基础的方位词“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方位词 “上” “下” 认知 概念隐喻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 教学策略
【摘要】:方位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由于其意义较多且用法多变,一直是汉语本体研究的重点之一,有很多语言学家都对方位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方位词的很多用法,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是约定俗成、容易理解的,而对于非汉语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选取方位词中较为常见的“上”和“下”为讨论对象,首先详细归纳和总结前人对“上”和“下”的分析,同时从认知的角度入手,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等理论,对“上”、“下”的语义演变和隐现的不对称规律进行认知上的分析,并对留学生在使用“上”和“下”时出现的不同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出现偏误的原因,从而针对方位词“上”和“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的建议。最后,本文结合王寅先生的隐喻教学观,就培养留学生的认知隐喻能力提出一些设想,同时针对如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利用认知隐喻理论进行汉语教学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探索“上”和“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方位词 “上” “下” 认知 概念隐喻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一、绪论9-15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2 研究范围、方法和理论基础10
- 1.3 研究现状10-15
- 1.3.1 关于方位词的研究概述10-12
- 1.3.2 关于方位词“上、下”的研究概述12-13
- 1.3.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上”、“下”13-14
- 1.3.4 隐喻认知理论研究概述14-15
- 二、方位词“上、下”的意义、用法和隐喻认知研究15-25
- 2.1 方位词“上、下”的意义和用法15-20
- 2.1.1“上”的意义和用法15-18
- 2.1.2“下”的意义和用法18-20
- 2.2“上、下”的意象图式20-22
- 2.2.1“上”的意象图式20-22
- 2.2.2“下”的意象图式22
- 2.3“上、下”的隐喻义22-24
- 2.4“上、下”的不对称现象24-25
- 2.4.1 在意义上不对称24-25
- 2.4.2 在搭配上不对称25
- 三、留学生习得“上、下”的偏误分析25-34
- 3.1 方位词“上、下”的偏误类型26-30
- 3.1.1 语义偏误26
- 3.1.2 语法偏误26-30
- 3.1.2.1“上、下”的遗漏27
- 3.1.2.2“上、下”的误代27-29
- 3.1.2.3“上、下”的误加29
- 3.1.2.4“上、下”的错序29-30
- 3.2 偏误成因分析30-34
- 3.2.1 认知能力的差异30-31
- 3.2.2 学习策略的负迁移31-33
- 3.2.2.1 母语语法规则泛化32
- 3.2.2.2 目的语语法规则泛化32-33
- 3.2.3 交际策略的负迁移33-34
- 四、方位词“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34-40
- 4.1 方位词“上、下”的传统教学法34-36
- 4.1.1 讲解归纳法34-35
- 4.1.2 图示教学法35
- 4.1.3 对比教学法35-36
- 4.2 基于认知基础的“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36-38
- 4.2.1 利用意象图式进行归纳36
- 4.2.2 利用认知隐喻进行引申36-37
- 4.2.3 通过认知进行汉外对比37
- 4.2.4 利用文化因素进行隐喻引申37
- 4.2.5 在“介词框架”内进行认知教学37-38
- 4.3 对外汉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38-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薇;略论现代汉语方位词范围及特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金昌吉;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及其语义分析[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王寅,李弘;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5 杨云;方位词“上”和“下”的空间定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李清华;外国留学生在方位词使用上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
7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8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4期
9 张大红;;方位词“上、中、下”的分布及其认知意义(上)[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海燕;现代汉语方位词隐现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46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4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