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外国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问题浅析——从试卷答题情况看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

发布时间:2017-08-09 22:24

  本文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问题浅析——从试卷答题情况看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试卷 偏误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摘要】:汉字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教学的难题,汉字教学因此是许多专家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期末试卷的答题情况,分析其汉字偏误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关键词】试卷 偏误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1概述汉字,记录汉语的文字,属表意文字类,集音、义、形于一体。识记汉字对留学生,特别是非汉藏语系的留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考察本科07秋、08春、08秋、春汉字概论期末试卷的答题情况,分析留学生汉字偏误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2 朱志平;汉字构形学说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3 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关于汉字独立设课的一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2 尉春艳;;试论“图式”理论及其在“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习得中的作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2期

3 鲍丽娟;王晓坤;;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实践性原则的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王世君;张海峰;;传统六书与现代汉字构形学[J];大家;2010年14期

5 连晓霞;;认知理论观照下的对外汉字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6 王永德,盛永生;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理论述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孙鹏飞;裴蓓;;泰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认知教学策略[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8 吕振华;;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意识[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9 彭玉兰;张玲;;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牟春丹;;老挝、柬埔寨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程文;;从法国汉语教材看法国汉字词汇教学特点[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的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郭玲;汉字构形阐释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探讨[D];安徽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攀;支架式汉字教学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焕宝;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桦;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对策[D];暨南大学;2010年

4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5 刘小初;现行规范汉字的理据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刘瑜;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认读层次教学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薇;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检讨[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赵红刚;计算机技术在中亚留学生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万雅曼;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在There-be句型习得中的母语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蓉若;初级阶段非洲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平,哈丽娜;波兰学生暨欧美学生汉字习得的考察、分析和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王宁;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3 卢绍昌;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新尝试[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4 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2期

5 杜同惠;;留学生汉字书写差错规律试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1期

6 江新;;外国学生形声字表音线索意识的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2期

7 陈慧;王魁京;;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的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2期

8 黎红,陈?之;汉字识别中的部件加工:错觉性结合实验的证据[J];心理科学;1999年03期

9 张武田,冯玲;关于汉字识别加工单位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2年04期

10 陈传锋,黄希庭;结构对称性汉字视觉识别特点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红娟;;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嘛”的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5期

2 李景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及教学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4期

3 格萨茹拉;;蒙古留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4 曾立英;;留学生汉语词语表达偏误的类型及教学策略[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年01期

5 陈蓓;;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容认性让步复句连词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6 周清艳;;留学生篇章中后时连接成分的使用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6期

7 朱华;曾昭聪;;泰国学生汉语语序学习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6期

8 姚丽娟;翟艳;;韩国留学生使用连词“还有”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2期

9 魏红;;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2期

10 吴裴;;“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基于自建小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善涛;李敏;;基于信息库的新词词汇共性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PSC国家题库建设课题组;刘照雄;王晖;;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题库制卷系统研制报告[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顺琴;;汉语颜色词的教学策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邓瑶;;PSC中双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常见偏误分析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袁义春;;小学生语言偏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小庆;任杰;;HSK等值方法的改进[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和;国家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部分试题难倒专家[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宋欣桥;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科学管理体系的初步构想(下)[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4 赵宇清;网络流行语是进化还是异化?[N];黑龙江日报;2004年

5 何广见;谈“字词”开卷测试[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6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教师 李戈平;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体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张贤贞;国家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在沪先行开考[N];经理日报;2007年

8 王永红;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应注意的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9 柴葳;首个政府间合作海外汉语教师培训中心建立[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安丽英;我市再次列入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试点范围[N];邯郸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番秀英;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李恩华;“V到+NP、V在+NP”的句法语义汉韩对比研究及其理论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卢智f,

本文编号:647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47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