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基本颜色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8:42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基本颜色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教学 基本颜色词 文化


【摘要】:基本颜色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本论题立足于现代汉语词汇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对现代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进行研究,并针对留学生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此论题的目的在于找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基本颜色词习得中存在的问题,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本颜色词教学提出建议,从而去指导教学。 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国内外颜色词研究的基本现状、研究基本颜色词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是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研究,包括汉语基本的颜色词介绍,颜色词文化内涵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等;第二章是留学生习得汉语基本颜色词的偏误分析,包括分析了留学生在习得基本颜色词“白、黑、黄、红、绿”及其派生词时出现的偏误,同时对留学生在基本颜色词习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第三章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本颜色词教学,提出了基本颜色词教学的原则,基本颜色词教学的技巧,基本颜色词教学要注意的问题等。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学 基本颜色词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目录4-6
  • 绪论6-11
  •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研究11-17
  • 一、汉语基本的颜色词11
  • 二、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11-16
  • (一) “白”的文化内涵11-12
  • (二) “黑”的文化内涵12-13
  • (三) “黄”的文化内涵13-14
  • (四) “红”的文化内涵14-15
  • (五) “绿”的文化内涵15-16
  • 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6-17
  • (一) 教学的需要16
  • (二) 交际的需要16-17
  • 第二章 留学生习得汉语基本颜色词时的偏误分析17-25
  • 一、基本颜色词及其派生词在习得中的偏误及偏误分析18-22
  • (一) “白”及派生词的偏误及偏误分析18
  • (二) “黑”及派生词的偏误及偏误分析18-19
  • (三) “黄”及派生词的偏误及偏误分析19
  • (四) “红”及派生词的偏误及偏误分析19-20
  • (五) “绿”及派生词的偏误及偏误分析20
  • (六) 关于基本颜色词的调查20-22
  • 二、基本颜色词习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25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本颜色词教学25-32
  • 一、基本颜色词教学的原则25-28
  • (一) 直观教学的原则25
  • (二)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原则25-26
  • (三) 逐渐渗透的原则26
  • (四) 对比教学的原则26-28
  • (五) 教学重现的原则28
  • 二、基本颜色词教学的技巧28-29
  • (一) 讲清基本颜色的具体意义和用法28
  • (二) 教师讲解要由浅入深,多练精讲28-29
  • (三) 注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握基本颜色词的意义29
  • (四) 根据学习目的区别对待基本颜色词及其派生词29
  • 三、基本颜色词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事项29-32
  • (一) 讲清颜色词的基本义29-30
  • (二) 培养学生的对比意识,,注意颜色词的文化涵义的教学30
  • (三) 注意基本颜色词的派生词教学30-31
  • (四) 多练精讲,提高颜色词的重现率31-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5
  • 附录:颜色词调查问卷35-37
  • 致谢37-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毓智;现代汉语颜色词的用法[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2 刘晖;;浅析《说文解字》中颜色词的特点[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姚小平;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4 李尧;;汉语颜色词的产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11期

5 王菁;;红、白、黑、黄——浅析中西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4期

6 解海江;;汉语基本颜色词比较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王利;;浅谈英汉“红、蓝”颜色词的文化差异[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714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14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