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认读层次教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2:01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认读层次教学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方法 层次教学法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摘要】:当今信息化时代,随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扩展和深入,培养会认读汉字的国际汉语人才越来越重要。对外汉字认读教学的方法见仁见智,凡是有利于习得者习得、适用得当的法子都应该积极采用。本论文在总结词本位、字源法和系联法等多教学方法的优点基础上,结合迁移理论、中介语理论、汉字部件识别模型理论和文化适应理论,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层次教学法,并用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设计的可实施性。论文共分五章,针对这一问题有层次的展开研究。 第一章是引言,简短介绍了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在此基础上确立选题和选题中所涉及对象的范围。 第二章主要介绍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汲取了分析了词本位、字源法、系联法的优点,既在教学时彰显了汉字的特征个性,又从实用语境中突出汉语文化知识。通过该方法还可以达到《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五级目标要求,快速参加汉语能力水平测试。 第三章主要介绍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采用迁移理论、中介语理论、汉字部件识别模型和文化适应理论等相关内容的优点,加强教师教授汉字的理论依据和巩固习得者的理论基础。教师从注意、听觉、视觉、功能定位及思维活动等角度对习得者进行培训,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汉字构形意识,尽量减少母语负迁移对汉字认读的不利影响,重视识字量和汉字的基础部件,将中西文化、教学思想予以融合,帮助习得者在文化差异中理解接受汉字汉语文化。 第四章是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的实验,实验的重点在于探讨了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的设计:将《大纲》中的甲级字800字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教学,按照习得者不同阶段的习得能力在第一阶段教授组字能力较强的独体字,这个阶段花费时间稍长一些,逐步帮助习得者克服汉字畏难情绪并建立汉字字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知识。在第二阶段教授剩余独体字和合体字,这个阶段主要培养习得者汉字构形意识和形声字意识。在习得甲级字的同时,还穿插1500个高频词汇教授习得者们组词造句和交际,培养习得者的自学能力。通过实验论证了层次教学法能够帮助习得者掌握《大纲》中800个甲级字和1500个高频词汇,达到参与HSK考试初级五级的水平。 第五章是结论,总结了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的设计和实验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告诉我们汉字是严谨系统的,该方法能够帮助教师采用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进行教学,较好的针对习得者的需求达到习得目的,使他们能够尽快在脑海中形成汉字字感,在学习中掌握相应的汉字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方法 层次教学法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2
  • 第2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认读教学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和新构思的提出12-16
  • 2.1 当前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和提供的经验12-14
  • 2.2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认读教学方法的新构思14-15
  • 2.3 小结15-16
  • 第3章 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构建的理论基础16-23
  • 3.1 迁移理论对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的指导及其应用16-17
  • 3.2 中介语理论对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的指导及其应用17-19
  • 3.3 汉字部件识别模型对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的指导及其应用19-20
  • 3.4 文化适应理论对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的指导及其应用20-21
  • 3.5 小结21-23
  • 第4章 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的实验研究23-45
  • 4.1 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实验的目的和意义23
  • 4.2 对外汉字层次教学法的实验设计23-42
  • 4.2.1 层次教学法第一阶段:90 个独体字的教学设计与安排23-33
  • 4.2.1.1 数字类的教学设计和安排24-26
  • 4.2.1.2 自然类的教学设计和安排26-27
  • 4.2.1.3 人物类的教学设计和安排27-28
  • 4.2.1.4 动物类的教学设计和安排28-29
  • 4.2.1.5 植物类的教学设计和安排29-30
  • 4.2.1.6 器具类的教学设计和安排30-31
  • 4.2.1.7 方向类的教学设计和安排31-32
  • 4.2.1.8 建筑类的教学设计和安排32-33
  • 4.2.2 层次教学法第二阶段:800 字与1500 高频词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与安排33-42
  • 4.2.2.1 情景模式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一级目标33-37
  • 4.2.2.2 情景模式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二级目标37-38
  • 4.2.2.3 情景模式三: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三级目标38-40
  • 4.2.2.4 情景模式四: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四级目标40-41
  • 4.2.2.5 情景模式五: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五级目标41-42
  • 4.3 层次教学法实验的准备42-43
  • 4.4 层次教学法实验结果与分析43-44
  • 4.5 小结44-45
  • 第5章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附录一50-51
  • 附录二 测试卷51-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玉家;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魏亚辉;对外汉语中的合体字教学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6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56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6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