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素“
本文关键词:共素“稀”组同义形容词释义研究
【摘要】:以"稀薄""、稀少""、稀疏"这组词在朱景松主编的《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的释义为参照,从词义个案和词义关联两方面,对其释义加以细化和补充,以更加突显词语的个性和词群的共性内容,以便更好地指导运用祖国语言及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同义词 释义 稀薄 稀少 稀疏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说文·禾部》:“稀,疏也。”义为“稀疏”、“不多”。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由其构成的词多表示分布上的不稠密状,如“稀薄”、“稀少”、“稀疏”等。由其构成的双音节词数量不多,如“稀罕”、“稀松”、“稀拉”等口语词;形容词性的书面语词只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家驹;竺一鸣;高蕴琦;殷鸿翔;;编纂汉语类义词典的尝试——《同义词词林》简介[J];辞书研究;1983年01期
2 仲崇山;;表名物的同义词的词义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周玉琨;;谈谈同义词的概念对应性[J];汉字文化;2006年02期
4 许晓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看同义词的替换问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4期
5 刘叔新;释义中的区别性特点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01期
6 高莉琴;《现代汉语特殊同义词词典》评介[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李尔钢;定义释义问题——答赵彦春、黄建华(之一)[J];辞书研究;2004年05期
8 王素平;量词“双”与“对”的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4期
9 刘春梅;;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刘春梅;;HSK表人同义名词的辨析角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倩;;词语的表达色彩和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中文;;汉语词语的表达色彩与语文辞书的释义规范[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3 李力;;释义另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尔钢;;论语文词典的专科词条及其释义[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5 巢峰;;专科词典释义十法[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6 关瑞明;陈力;;泉州官式大厝的词源及其读音释义辨析[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岩;;收词图新 释义求精——《最新中国新语词典》编纂一得[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白云;苏新春;;《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对新词语的释义问题初探——对“附录新语新义”计量研究之一[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邓小玲;;编纂积极型双语词典的必要性及几点设想[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汉字释义[N];吉林日报;2000年
2 刘斌;汉字释义 道[N];吉林日报;2000年
3 刘斌;汉字释义水[N];吉林日报;2000年
4 邹忠民;《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有特色的辞书[N];协商新报;2008年
5 许正元;“成语规范词典”不规范[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邹忠民;一部有特色的辞书[N];光明日报;2008年
7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8 杨乃乔;关于“poetics”的意义及其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刘德谦;休闲探索(一):汉语中的“休闲”语义辨析[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董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导);瑕不掩瑜的优秀辞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会永;《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3 周文德;《孟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雷莉;《国语》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李艳红;《汉书》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朱习文;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郭颖;《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鲁六;《荀子》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靓;王夫之《说文广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志国;同义词中核心词的提取[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W,
本文编号:829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2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