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3:22

  本文关键词: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经典案例,是党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的成功典范,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实质上就是对大学生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教育,这同时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也相一致。因此,厘清遵义会议精神的科学内涵,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优秀接班人,有其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四部分论述以上问题。第一部分是对遵义会议精神科学内涵的阐释。通过对广义遵义会议精神的解读,查阅相关资料,梳理遵义会议前后的革命史实,归纳出遵义会议的五大精神,在完整意义上把握住遵义会议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第二部分是厘清遵义会议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遵义会议精神作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教育的重要素材,能够切实发挥价值引领和精神导向的作用,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方向、丰富内容、增强其实效性。第三部分是对遵义会议精神融入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及座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对成因进行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切实了解了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第四部分是探讨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通过对遵义会议精神的解析,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将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新媒体宣传这几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举措。
【关键词】: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导言7-13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研究背景7
  • 2.研究意义7-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国内研究现状8-10
  • 2.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1-13
  • 1.研究思路11
  • 2.研究方法11-13
  • 一、遵义会议精神的科学内涵13-23
  • (一)坚定信念、实现转折13-15
  • (二)破除迷信、实事求是15-16
  • (三)独立自主、勇于创新16-18
  • (四)民主集中、敢于担当18-20
  • (五)冲破险阻、务必求胜20-23
  • 二、遵义会议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23-29
  • (一)遵义会议精神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23-25
  • (二)遵义会议精神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5-27
  • (三)遵义会议精神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7-29
  • 三、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9-41
  • (一)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9-35
  • 1.遵义会议精神在高校中认识程度较低30-31
  • 2.遵义会议精神在高校中影响力较弱31-33
  • 3.遵义会议精神在高校中传播程度较小33-35
  • (二)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35-41
  • 1.学校及社会过于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35-37
  • 2.海外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7-38
  • 3.高校教育方法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8-41
  • 四、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41-50
  • (一)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课堂教学41-44
  • 1.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学技巧42-43
  • 2.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43-44
  • (二)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校园文化44-47
  • 1.营造红色校园文化环境44-45
  •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45-47
  • (三)利用新媒体弘扬遵义会议精神47-50
  • 1.组建微信公众平台47-48
  • 2.拍摄网络微电影48
  • 3.搭建校园文化网站48-50
  • 结语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一55-56
  • 附录二56-61


本文编号:1018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018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