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图书情报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调查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美国图书情报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调查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iSchools 图书情报硕士(MLIS) 教育质量保障 体系构建
【摘要】: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历史悠久,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以iSchools联盟中15所美国学院为例,通过案例分析及网络调查法分别从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两方面,对美国图书情报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可应用于我国图书情报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启示:1对于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需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丰富培养模式,并扩大实习就业资源;2对于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需完善评估排名体系,并促进校际、校企合作交流。本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图书情报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促使高校、政府、社会组织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教育发展。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iSchools 图书情报硕士(MLIS) 教育质量保障 体系构建
【基金】:武汉大学2014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图书情报专业学位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3;G250-4
【正文快照】: 1引言“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一词来自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企业界,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1]。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其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随之建立。美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历史较为悠久,已形成具有一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知津;谢瑶;严贝妮;李彤;;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教育与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方向实证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微;徐建华;俞碧樝;;近五年来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年06期
2 何敏;刘敏榕;;情报学硕士教育中不平衡现象综述[J];情报科学;2010年03期
3 张文德;林玲;;美国、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高层次图书情报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J];情报探索;2012年01期
4 涂湘波;韩继章;;图书馆学理论2008年研究进展[J];图书馆;2009年05期
5 石烈娟;;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综述(1995-2009)[J];图书馆;2010年06期
6 王平;;图书情报学教育使命的意义构建与认知差异——基于话语分析的中美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05期
7 豆淑云;;我国对美国LIS教育研究态势分析[J];知识管理论坛;2013年06期
8 牟燕;刘亚民;刘岩;程艳敏;;美、英、日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何谓硕士之“硕”[J];教学研究;2008年03期
2 白雪;汤明哲;;寻求务实创新的美国企管硕士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10期
3 宋亮;;缩短硕士学制与“各方利益”[J];教育;2013年08期
4 樊军,程瑛;对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思考[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09期
5 顾则娟;英国护理硕士教育的特色[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齐天宇;;开展法律硕士教育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4年05期
7 董士忠;;法律硕士教育现存问题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5期
8 徐善荣;邱飞岳;;中职硕士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8期
9 成乔明;;中国硕士教育的当代走向[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1期
10 付春杨;;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从问卷调查看法律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继卫;;加强翻译硕士教育工作 适应翻译产业发展需要[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靖培栋;王英;;从iSchool硕士种类及核心课程看LIS教育发展[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3 李伟;傅凝洲;;德国的税法教育及其启示[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硕士教育学制变化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娜;林业硕士能否在主战场堪当大任[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3 吴情树;在职法律硕士教育的思考[N];法制日报;2014年
4 毕诗成;迷失在“大硕士小硕士”之间的教育理念[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盛翔;研究生学制变化的“尺蠖效应”[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李慧颖 罗博;硕士读两年,学生社会都还不适应[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本报记者 邱瑞贤 实习生 黄嵩;两年制硕士初现“速成”之痛[N];广州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毛帽;硕士教育学制改革该如何推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梅志清 实习生 魏晖晖 通讯员 李汉荣;打破专业高墙培养新型硕士[N];南方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汪瑞林;中国首个“管理硕士”学位项目在清华大学启动[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姗;俄罗斯工科硕士层次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丽;贵州省全日制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3 高青青;基于内容分析的情报学硕士教育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晓冰;广西高校首届翻译硕士就业情况调查报告[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5 肖丹;来沪硕士留学生培养模式的分析与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高先燕;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7 聂其苗;论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与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董方;职业实践导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周美丽;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10 徐燕敏;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6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12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