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元教学:一种互惠性职后教师教育新路径
本文关键词:互动式元教学:一种互惠性职后教师教育新路径 出处:《教育研究》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的元教学行动往往受到个人行为习惯或思维的局限很难在实践中落实。互动式元教学为职后教师教育提供了一种新路径,其核心思路在于借助教师教育活动,通过教师教育者和在职教师之间的交往活动,为交互双方提供个体自我认知的条件、唤起个体自我发展的需求,促进双方由主体间活动走向自我发展。互动式元教学虽在活动类型、活动过程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不同于元教学,但其能引导双方产生元教学意识、掌握元教学行动要领,最终促进元教学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互动式元教学能够突破元教学的局限,避免个体陷入自我论困境,能够通过互动给予教师教育活动提供新鲜血液、带来发展契机。
[Abstract]:Teachers' meta-teaching actions are often limited by personal behavior habits or thinking. Interactive meta-teaching provides a new way for post-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ts core idea lies in providing the condition of individual self-cognition and evoking the demand of individual self-development by means of teacher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between teacher educator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Although interactive meta-teaching is different from meta teaching in activity type, activity process and value orientation, it can lead both sides to produce meta teaching consciousness. Mastering the main points of meta-teaching action and finally promoting the achievement of meta-teaching objectives; More importantly, interactive meta-teaching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eta-teaching, avoid individual falling into the dilemma of self-theory, can provide fresh blood to teachers'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rough interaction, and bring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52
【正文快照】: 元教学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整体过程进行思考的一种认识活动。元教学建立在个体专业自觉发展的基础上,是个体通过专业学习、实践探究、自我反思等行动而获得的一种对教学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活动[1]。基于元教学理念的行动,即元教学行动,比单纯的教学行动更具意识性和认知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鹏;顾学回;;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9年24期
2 张峰林;论“两课”教学互动的特征与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李胜利;;高校新教师应具备的几个基本品质与在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04期
4 喻小红;陈向阳;;探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曾莉;韩之璐;聂静;;加强高校案例教学 促进教学方法改革[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6 杨康;顾立志;;试论教学互动中的激励机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7期
7 李世铎;周忠伟;;高校教学吸引力调查[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杨扬;杨月;;以教学为基础 以科研促教学 提高教学水平[J];大众科技;2010年03期
9 康志校;;师生相济构和谐 教学互动促成长——浅谈课堂教学互动[J];成功(教育);2012年07期
10 吴洪富;;用神话谱写现实:“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历史再造[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隋文香;王雪坤;;教学互动的理论与实践[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沈丽佳;周红春;陈毓超;谢立群;谢思明;;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探索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孙麟;;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思考与探索[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刘琮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张志田;陈瑶;闻建民;林胜文;苏进展;黄朕;郦妙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A];2012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付红妍 高兴波;新时期本科教学师生互动的差异化分析[N];中国信息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沈祖芸;“教学听证”走进东华校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罗霞;高校“两课”教学实效面面观(思考·建议篇)[N];云南日报;2004年
4 曾令辉;广西师院:兴教改促“两课”[N];广西日报;2004年
5 白忠德邋严琳;教学科研互动 培育创新种子[N];光明日报;2007年
6 郑立琪;东南大学:四位一体推进研究型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罗霞 李沙青;德育课:贴近学生突出“四性”[N];云南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邱燕娜;IT助力学校道别“填鸭式教学”[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9 记者 夏斐 通讯员 汤中秋;抢抓机遇求发展 融入主流办特色[N];光明日报;2005年
10 东北财经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车丽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宏图;写生在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运用的再认识[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海平;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邓丽娇;岳麓书院教学模式解析[D];湖南大学;2015年
4 王晓宇;高校教学与科研等效评价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5 程国栋;基于关联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教学互动实践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6 马乐诚;大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7 吴小征;西南联大学术与教学互动初探[D];云南大学;2010年
8 罗娜;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刘晶月;我国台湾地区“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尹玉丽;同伴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应用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03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0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