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社会化公益:概念、问题及路径

发布时间:2018-01-19 09:11

  本文关键词: 社会化公益 大学生公益 公益组织 出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化公益是"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公益理念及实践,以宁波市大学生社会化公益为例,存在着校社志愿者融合低,校际差异显著,媒体整合度不高,组织化程度低等不足,选取随手公益宁波作为典型社会化公益公益组织为案例对象,综合分析得出宁波市社会化公益应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补足人才短板,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关系资本等方面突破。
[Abstract]:Social welfare is "from the society, the concept of public service and social practice to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Ningbo City, public service as an example, there is a school community volunteer fusion l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chools, the media integration is not high, the low degree of organization, with selected Ningbo as a typical social public interest the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as a cas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ublic welfare socialization of Ningbo should improve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make up the short board of personnel,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ptim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and other aspects of a breakthrough.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基金】: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社会支持、公益创业与高校贫困生发展性助扶体系”(项目编号:16YJC880034) 2014年度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基于公益创业组织模式的贫困大学生发展性助扶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QN043) 2016年度宁波市哲社课题“宁波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16JY-22)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性的社会化公益项目。其愿景和项目都具有一定的一、社会化公益内涵及要素构成随意性,但公益参与和资源的社会化动员已大大加大学生社会化公益[1]是指在大学生开展公益过强。组织化阶段是社会化开展的高级阶段,具有明确程中,在人员,资源,项目等方面呈现出的一种向社的组织愿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正浩;大学生社会化与素质教育[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张广瑞;试论大学生社会化[J];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王阳艳;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关系[J];天中学刊;2000年S1期

4 张爱丽;张金波;;浅析大学生社会化[J];教学研究;2000年03期

5 周友泉,鲍丙刚,叶冬青;高校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陈国荣;关于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1年01期

7 史春霖,鲍丙刚;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巩刚军;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因素分析[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林双玲;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与对策[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10 陈宏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偏差及其矫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郑芳;;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2 敖海华;苗海强;曹海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探析——道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凸显[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敖海华;苗海强;曹海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探析——道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凸显[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傅永春;周越;;推进内蒙古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校园文化引导策略构想[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伟军;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包云;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促进作用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春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新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吴俊;高校学生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余辉;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林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胡玉昆;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D];青海大学;2013年

8 周颖;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9 师衍辉;大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10 吉茹嘎;图书馆对蒙古族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43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43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