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评价的理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8-01-28 17:32

  本文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专业课程评价 高校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于缺乏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和统一的考核标准,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评价存在理性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缺乏统一标准与系统性、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专业素质的提升、评价与教学脱节、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价管理体系等。为了提高课程评价的有效性,建立理性评价体系,本研究认为应该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课程考核标准与大纲,加强对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管理,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Abstract]:Due to the lack of supervision and unified assessment standards of third-party institutions, there is a lack of rationality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ack of unified standards and systematization of evalu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a r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disjointing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and lacking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make curriculum assessment standards and syllabuses based o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establish a pluralistic evaluation system centered on learners.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室;
【基金】: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基于高校与幼儿园协作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4GGJS-142) 2016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途径研究”(编号:162400410433) 2017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编号:2017-JSJYYB-19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52.3
【正文快照】: 评价对学生学习具有导向性作用。“测验是教师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多少、学习速度以及要达到何种学习结果等方面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不当的评价不仅对学生发展没有意义,反而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教师教育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兼具理论、实践双重特点,包含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建军;;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8期

2 刘利民;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培养新世纪一流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19期

3 马晓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6期

4 连翠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5 聂志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的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陈菊;;论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年03期

7 王安平;刁永锋;李勇;;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西华师范大学“平台+模块”课程模式探索[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10期

8 刘洁;;论教师教育课程整合保障体系的构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9 陈磊;黄照翠;;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3期

10 姜勇;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课程的精神关注:文化·伦理·智慧[J];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改革教师教育模式 培养专业化教师教育人才[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吴良仁;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游海;推进教育创新 发展教师教育[N];江西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赵秀红 重庆师范大学校长 周泽扬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 武海顺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吴锋民;38所师范大学校长共话教师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华中师范大学 付义朝;构建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李曜明;整合资源 体现特色 服务基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陈帆波;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计划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冲碑忠;甘肃成立高校教师教育联盟[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王建磐;改革进程要关注四个方向性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苏婷;培养社会“抢手”的师范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沈祖芸 金志明;以“特色牌”锻造“国家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方;跨文化视角观照下的印度教师教育课程制度[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秀丽;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陈振隆;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阚敏;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变迁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欣研;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林静雅;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鉴定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敏;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及发展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丽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9 罗晓娟;西部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周玉梅;俄罗斯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71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71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b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