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论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青年教育工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14 11:20

  本文选题:爱国主义 + 邓小平理论 ; 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爱国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项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开展群众性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如果没有爱国主义,那么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将成为空谈。邓小平同志在漫长的革命工作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宝贵价值的思想理论和工作经验。无论是在革命战争中还是建国后的建设中,他都非常重视在政治工作中对军队和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美国亚洲实施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东海、南海风云起伏的情况下,我国的周边安全充满未知。同时霸权国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用各种手段进行限制,这就要求我国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必须擦亮眼睛,时刻保持警惕,这样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对邓小平理论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部分进行基础研究,进而对怎样保障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教育青年和全国各族人民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树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提出相应建议。通过研究,从而有效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理论,进而更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本论文的写作分为四个研究部分。第一部分,引论,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等几个部分,以此来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为论文创作提供理论支持。第二部分,从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来源两个方面对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形成作出分析研究。第三部分,对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第四部分,探讨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和价值,并论述如何运用这些成果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新时期新形势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进而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Abstract]:Patriotism, as the main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s the basis for carrying out the party's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nd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arrying out mass education, as well as fostering patriotic enthusiasm.An important means of rallying national strength.It can be said that without patriotism,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revitalization will be empty talk.Comrade Deng Xiaoping summed up many valuable ideological theories and working experiences in the long revolutionary work practice.Both in the revolutionary war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h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of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in political work.For a long time, patriotism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ocial development.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rise of Japanese right-wing for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balancing strategy in Asia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ps and down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ecurity of China's periphery is full of uncertainty.At the same time, hegemonic countries constantly use various means to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which requires that our country must keep its eyes open and remain vigilant in the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so that we can stand firm and stand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This paper makes a basic research on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part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and then on how to ensure that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re more closely United around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s the general secretary, so as to educate young people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remember history.Don't forget the national shame, set up noble patriotism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Through the research, we can effectively help u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Deng Xiaoping's patriotism education theory,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patrio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to promot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ap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aper creation.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Deng Xiaoping's patriotic educational thought from two aspects: patriotism education and patriotism education thought source.The third part briefly analyzes the basic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ng Xiaoping's patriotism education thought.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and value of Deng Xiaoping's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contemporary youth, and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se achievements to carry out patriotism education effectively.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and new situation, and then gives full play to its role.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正义;谈学校爱国主义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07期

2 赵慧君,张凤娟;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新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2期

3 ;挖掘学校资源优势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6期

4 马建;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5 夏艳;关于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方为民;面向新世纪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S1期

7 郑爱文;浅议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05期

8 王荣花,薛景华,孙贵珍;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年04期

9 宋丽妍;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活动之中[J];黑龙江教育;2000年05期

10 方凤桃;开展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J];教育导刊;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莉;魏丰平;;认真开展传美教育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2 高俊龙;;简论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3 赵素繁;苗淑珍;;弘扬传统美德 深化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4 张效军;;学校应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刘玲;;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课堂教学中[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6 姜振英;;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理论组研讨综述[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7 李娇秀;吴贵彬;;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深思”[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8 ;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引向深入[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9 华世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探索[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10 郭裕怀;;搞好爱国主义教育[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峰华;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N];光明日报;2002年

2 安斗阿布;丹巴突出“六”字抓爱国主义教育活动[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3 任廷津;印江多形式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N];铜仁日报;2008年

4 记者 晓勇 实习生 王春妮;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实效[N];西藏日报;2009年

5 沈宣;我省认真贯彻中宣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部署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N];福建日报;2009年

6 刘佳;扩大爱国主义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记者 李亚杰;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N];人民日报;2009年

8 王莉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三全育人”[N];承德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川;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N];天津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洪康;我市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全面展开[N];周口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王启祥;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李海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谭铮;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维视角审视[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艳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传和;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松梅;网络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粟凤;当代中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D];湘潭大学;2011年

8 梅玉洁;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9 司琪;“十年建设”时期新疆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晓宇;新时期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49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749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0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