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 2007年
先秦儒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王瑜文
【摘要】: 教育哲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既是属于教育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教育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教育实践、教育改革和教育活动等方面需要以哲学思想作为指导;而哲学思想往往也通过教育来实践或实验。教育的精华就是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作为实践哲学之一,能够为教育实践确立目标、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思维水平、对教育的发展作出合理的预测。所以,研究教育哲学对于指导实际的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教育哲学的这种特征,在先秦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以及其他儒家代表人物的著作中被详尽阐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等论著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体系,不仅要吸取西方现代教育哲学中有价值的思想,,更要重视发掘、整理和诠释中国古代、近代的教育哲学思想。 先秦儒家学派的教育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人格的塑造、品德的培养、毅力的锤炼以及情操的追求等道德教育方面开中华之先河,而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作用、教育原则及方法的论述更是其精华所在,是中国教育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儒家学派,尤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在改革教育的实践活动中,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刻的反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构建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他们的教育哲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流,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及中国人性格的形成。 研究先秦儒家的教育哲学思想,不仅是撰写中国教育哲学思想史的首要课题,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教育哲学的重建,有赖于对历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严肃批判,在东、西方文化接触、冲突、互融的时代,先秦儒家的教育哲学思想以它深刻厚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具体的实践经验,必将给人们以新的启示,开拓新的视野。 本文共六章,分别阐述了:先秦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即主要介绍了夏、商、西周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情况;先秦儒家关于人性论的不同主张;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论;先秦儒家的道德教育论及美育思想观;先秦儒家的师道观以及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0-0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璐;;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色及时代价值[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1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中英;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邵鹤亭;先秦儒家论学习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02期
3 王朝晖;李自平;;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王磊;教育哲学[J];中国电大教育;1991年12期
5 徐叶子;;何以恢复教育哲学作为智慧之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6 李霞;荀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新探[J];管子学刊;2004年04期
7 张静互;儒家礼教论——论"仁"、"人性"、"文"和"礼"的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黄钊;孟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探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周光迅;;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10 尹长云;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汪梦林;孔子与苏格拉底师道观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奕;荀子教育思想与“完全人”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磊;教育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媛;传统儒家教育观的方法论基础及其现代价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小东;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吴正茂;赵永伟;;法律儒家化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谈儒强;;教化之基 养正之所 贤才之薮——以清末以降合肥地区私塾教育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张之方;;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彭倩;;悲耶? 壮耶?——从杜甫与吴雯的昭君诗看两人历史观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徐长春;;浅析《论语》中君子之“道”与“人格美”的体用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张梦;;儒家、墨家、基督教“爱”之道德价值——读《中国哲学简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9 陈雪艳;;“有我之境”与李白笔下的僧人与佛寺描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宋婷;;浅析高职教育教学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赛;;后期墨家名实观初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帅;;比较新罗与日本的遣唐留学生教育活动[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郑金洲;;教育起源研究十七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黄英;吴洪成;;论近代史上的教育先驱容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洪高;;仁爱: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姚少怀;;我国学校校长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王宪平;;晚清“中体西用”教育方针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7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天问;当代工笔花鸟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丹丹;《季庚子问於孔子》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睿婷;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梁远刚;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问题与构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8 周铁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尹浩;黄炎培教育思想引领职业学校发展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勇强;;中西古代教育内容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陈利民;论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姜国钧,杜成宪;试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周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4 丁全忠,谷小龙,邬淑红;古代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5 门里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精髓[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巫春英;我国“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价值取向演变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洁,胡亚天;荀子学习理论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石中英;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的回顾与前瞻[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3 石中英;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4 陈建华;西方中小学校本发展规划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5 王卫东;教育价值概念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6 黄济;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7 陈晓斌;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8 胡理毅;荀子在名辩思潮中对逻辑认识论的贡献[J];船山学刊;2003年01期
9 邱晔;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10 杨蕾;;和谐社会的价值之维——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祥田;论古希腊哲学方法论与中世纪阿拉伯理性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关系[D];宁夏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世勇;;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史与思[J];成功(教育);2008年04期
2 朱永龄;;孔子教育哲学思想三题[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3 李学农;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与世纪之交的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刘茜;冯文全;王春娟;;浅析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红梅;;再论《论语》中的教育哲学思想[J];语文学刊;2009年24期
6 梁冲珍;;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教育哲学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7 朱晓宏;;论哲学之思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8 蒙小英;;吕祖谦教育哲学思想管窥[J];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9 尹鸿涛;孙传远;;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新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10 樊华强;;《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微[J];哲学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海云;;杨贤江教育哲学思想浅谈[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芸;;“墨经”教育哲学思想初探[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应建庆;叶晓璐;;批判意识与解放教育学——从弗莱雷“意识化”概念看提问式教育的革命力量[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4 方伟;;迎接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生时代[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管建华;[N];音乐周报;2001年
2 张健;[N];光明日报;2001年
3 同济大学 涂怡超;[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冯巍;[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5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文教局教研室 何灿华;[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阎凤桥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冰鸥;阿普尔批判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应建庆;教育中的知识合法性[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闯;马克思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李战胜;赫尔曼·基泽克政治教育思想研究(1960-2000)[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5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百龙;《中庸》的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志刚;孔子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大学;2011年
3 李斌;严复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欧阳欣欣;李石岑的教育哲学思想解读[D];湘潭大学;2013年
5 李立柱;吴俊升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柳烨;怀特海教育哲学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杨光;《教育世界》对西方教育哲学思想的导入[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周雪惠;论生涯教育思想与我国高校生涯教育建设[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英;洛克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夏益春;走向个体启蒙:王国维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2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