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6-12-31 19:28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教育学研究 徐亚清 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

前几乎没有文献发表,说明此段时期研究生创新尚未引起学者的关注;2.小幅增长段为1998—2000年,表明研究生创新教育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3.高速增长段为2001—2007年,对应的是研究热潮。

研读554篇论文发现:我国学者普遍使用的是定性理论分析,基本属于个人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定量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研究极为稀少。我们认为,这些年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不少,研究的重点多为具体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总结,或者是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或者对培养模式提出对策建议等;研究的方法侧重于表层分析,不少研究深度不够,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实证基础;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统计调查的研究还很少,表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为体现检索的全面性,在学位论文方面,以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为检索源,结果显示,以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选题的博士学位论文尚属空白,硕士学位论文也仅为20篇,其中,直接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共9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一文从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位论文三个主要过程要素切入,论证了三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同作用,提出了三者内部要素的优化策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则指出传统教育理念束缚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以及培养环境也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及实例分析》从方法论培养、创新性学习研究和工作能力的培养、文献的检索能力培养、研究生教学内容和训练手段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最后对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如何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证探索和研究。其他论文也多是从培养方式、培养计划等方面采用现状分析、提出对策的模式进行研究。与文献定性研究为主的情况相同,学位论文中也少有作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

预测力;第三是综合评价能力,提出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必须要详细地具体叙述出来,并加以运用和验证,这就需要对已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期顺利解决问题。

从主动获取知识角度出发,认为研究生从被动式接受知识向主动式运用创造知识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获取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学习运用基础知识能力、学习运用异类学科知识与方法的能力、知识综合集成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二是发现与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三是参与以至领导、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四是具有机动性、适应性和社交合群能力;五是运用语言及表达语言、应用工具、计算机及实验的操作能力。

从创造性思维过程出发,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是发散思维,发现和确定问题之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受限制,从各种不同或完全相反的角度、方向寻找各种不同或完全相反的解决方法。它具有多向、灵活变通、新颖独特的特点。所以,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头脑的操作能力,它包括:知识与经验的使用能力、假设与方案的想象能力、对不同假设与方案的评价与判断能力、对所选择的方案与假设的逻辑证明与验证能力。

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差异》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将研究生创新能力按三个层次进行划分:一是人格层面的自学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二是认知层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理论构思能力;三是社会层面的人际表达能力、灵活适应社会的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等。有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关性较大的一些方面予以探讨,包括组织管理与文化建设、工作分析、招聘选拔和培训等。有学者通过调查的方式,确定了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具有开拓精神,不墨守成规,喜欢做挑战性的工作,敢于冒险;二是有恒心和毅力;三是有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四是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五是兴趣广泛,信息沟通广泛;六是有好奇心,并能够拼搏之;七是演绎能力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强;八是有远大抱负,有魄力;九是有感染力,能影响和号召他人共同工作;十是发散性思维。

(二)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创造力,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国际学术论文数量偏少,原创性成果稀少;二是实践能力较差,科研实践参与度低。

不同的主体由于其价值观、关注点和研究角度不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所持的观点通常各异。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传统教育观念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之前的传统基础教育,采用的是灌输式、应试教育模式,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再现为基本目标,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这种惯性影响延续至研究生教育中,加之研究生

[8]

[7]

[6][5]

[4]

[3]

[2]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的若干观点

(一)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的核心,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创新能力的结构。

有学者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认为创新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包含有创新,但创新无疑都包含着问题解决,即包含着准备、孕育、明朗和验证四个过程。而创新能力就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果断的判断力和准确的表达力;其次是设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需要有移植与隐喻、对比与类比能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准的科学

[1]

99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29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