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协同育人:现代大学书院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Abstract]:The coordinated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colleges is a key problem that must be faced squarely in the reform of college system in mainland China. Many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positioning of colleges and academies,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of mentors, fear of impact 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mperfect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ounselors and mentors, and unclear responsibilities of counselors and mentors, all show the confusion i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academies. These puzzles stem fro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and academy system in spatial discretiza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entralization and autonomy in manage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contradiction in the ident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education of the two academi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es, the academies and colleges must integrate with the common goal of cultivating "people", design the educational schem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results,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mentors of the academies, and constantly perfect the cooperative security system of the two academies.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所;
【基金】: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整体就读经验视域下书院—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16YJC880044)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粟品孝;《四川书院史》读后[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03期
2 赵旗;宋代书院的兴起及其意义[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侯宏业;;宋代理学和书院教育在河南的发展及其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4年20期
4 李才栋;从早期江南三书院看书院教育、科举制度的互动关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李才栋;访台书院纪行[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9期
6 王伟康;扬州书院略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郑万祚;;韩国书院研究动向综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肖永明;商人对书院发展的推动及其动机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9 河边;;漫谈书院[J];中国考试;2006年04期
10 李兵;朱汉民;;书院大师:中国古代大学教育与学术创新的中坚[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方平;;元代书院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杨晓斌;黄新宪;;清代榕台书院的历史渊源[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4 杨龙;;江西的书院与书院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董茸;;试论致用书院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启示[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8 方彦寿;;黄iτ肽纤胃V菔樵航逃齕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9 徐心希;;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乾嘉之后闽学转型[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10 陈时龙;;明代的书院藏书楼[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缘起与命名[N];乐山日报;2009年
2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教学[N];乐山日报;2009年
3 周武现;修水古书院 育人知多少[N];九江日报;2009年
4 魏明;明清时期北京书院研究取得新进展[N];人民日报;2012年
5 张保淑 陈珏帆;京城西山掩书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程方平;东林书院和中国“大学”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罗敏;老传统,新书院[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鸣琦 本报实习生 丁茜;书院制回到高校[N];陕西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柯昌万;书院成为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朱文全;江山故宅空文藻[N];乐山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丽波;湖南湘江流域传统书院环境景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李劲松;北宋书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春榜;元代江西书院繁盛成因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定鸿;明代江西书院与科举互动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吉良;清代湖南书院课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叶其声;福州地区书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昊;闽北书院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丽娟;书院精神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晓婧;明代安徽书院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泽良;元代书院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王坤;清代苏州书院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蒋紫云;清末湖南书院与学堂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05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0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