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学术观视角下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发展
[Abstract]:China has the largest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world. Improving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is one of the key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big country to a strong count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academic view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into four aspects: "discovered quality", "comprehensive quality", "applied quality" and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人事处;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基于CDIO和项目教学法培养‘卓越计划’工科人才的范式与实证研究”(13JDGC017) 南京工程学院青年基金“基于CDIO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QKJB201416);南京工程学院校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2015YB2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多元学术观的大学教师发展研究”(2015SJB236)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永朋;;专业发展共同体: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域[J];江苏高教;2015年06期
2 吴启迪;;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4期
3 蒋华;博耶学术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意义[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沂;齐建家;徐莉;刘财勇;须莹;陈树海;王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下本科生应具备的素质与技术[J];价值工程;2017年25期
2 王成;张泳;;多元学术观视角下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发展[J];江苏高教;2017年08期
3 陈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初论[J];江苏高教;2017年07期
4 罗卫敏;王令;;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时代;2017年02期
5 郭玉军;;一位法科名校校长的法学教育思想——评黄进《何以法大》一书[J];法学评论;2017年01期
6 陈志永;林高用;李周;张红媛;;基于“大工程观”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年05期
7 孙洪祥;刘春惠;兰玉;;多维环境下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亚太教育;2016年27期
8 史智慧;;基于全纳思想的高校女教师发展实践路径[J];韶关学院学报;2016年09期
9 许海深;焦青亮;;关于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实施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年14期
10 周建民;朱军;;工科学生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5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谢永朋;;电子档案袋对高校教师实践智慧养成的促进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5年01期
2 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3 徐丽华,吴文胜;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协作学习共同体[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4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5 高文;裴新宁;;试论知识的社会建构性——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墨武,李蕾;论工程素质的综合培养[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3期
2 李金平,李哲英;开设工程素质培养系列课程 服务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09期
3 陈书忠;论大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李伟,陈英,汤修映;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工程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8期
5 甘树坤;张英辉;邵泽波;陈庆;;工程素质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及重要作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于红旗;;培养工科学生工程素质的应用与实践[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韩丽珠;林琨智;;面向生产一线的工程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3期
8 刘继荣,胡方茜,叶民;论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1997年06期
9 康小军,邵虹;试论工科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培养[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黄军左;周如金;吴世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南;易运晖;裴昌幸;;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陈南;易运晖;裴昌幸;;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侯佐岗;李刚;李晓颖;;在生产实习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菁;工科本科生的工程素质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李博;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07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0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