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3 15:27
【摘要】:当今社会,网络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主要渠道,但网络是一个光怪陆离、菁芜并存的世界,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公民的话语权增大,网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如何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引导其自觉树立素养意识、规范网络言行,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时代课题。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旨在帮助他们发展健康的网络心理,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模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之举。网络素养是人们在认识和利用网络媒介时所应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网络知识与技能素养、网络信息甄别素养、网络道德素养、网络法律与安全素养四个方面。网络素养水平的高低是评价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育人模式的新要求,是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也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的新举措。针对实证调查中所显示出的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意识个体差异明显、网络传播参与性不高、网络道德行为失范严重、网络法律素养较低等问题,本文深刻探究其产生原因,最后从大学生、高校、政府以及社会媒体四个主体出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特别是新兴媒体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出全方位、多路径的对策思考,更加注重从思维认知、思想道德层面进行网络素养培育。一是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教育,树立“节点”意识,利用网络向社会大众传播主流文化;二是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渠道,发挥党团、社团的组织优势,创新教育理念,注重网络平台建设等;三是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制定立体的工作计划,完善制度法规、健全监控机制;四是切实发挥媒体的辅助作用,加强平台管理宣传,引导监督舆论走势,促进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1
本文编号:2548737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全文)[J];中国信息安全;2017年01期
2 马晓娟;;西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3 耿益群;阮艳;;我国网络素养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贝静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十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N];人民日报;2016年
2 何怀宏;;我为什么要提倡“底线伦理”[N];北京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官丽凤;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2 周家雅;微博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蒋杭玲;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4 李洁玉;农民工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8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4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