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中的学生体验:一项质性研究
【图文】:
再次是绩效治理。在质量治理中,受访者比较关注的依次是学校资源配备情况、学生评教的作用、提升教学质量措施以及教授授课方式,少数同学提到了重科研轻教学、教学质量情况、匿名性与学生隐私及大小班化教学;在治理参与这一树状节点下,申诉渠道和反馈机制、参与程度、参与意识和热情、参与权力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在绩效治理方面,比较受学生关注的是绩效要求引起心理变化、绩效要求的利与弊以及导师负责制。上述表格展示了大学治理中学生体验的整个编码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在 Nvivo11.0 中实现它的可视化功能,使得读者更加清晰直观地理解数据中的信息。依照此理论,研究通过矩形树状结构图这一技术,按照节点包含的参考点数来对比各节点间的重要性程度,具体的表现形式为节点的参考点数量越多,所覆盖的面积也越大,具体结果参照下图 2.1。从下图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所有原始访谈资料中,受访学生谈论最多的是治理参与中申诉渠道和反馈机制问题、参与意识与热情、学生评教的作用、学校资源配备情况、学校的绩效要求引起的心理变化等。
按照覆盖率的大小对 20 份材料进行了依次排序,我们可以发现,所有访谈资料均提到了申诉渠道和反馈机制的内容,其中 S8 的覆盖率最高,其次是 S7、S12、S4、S11 等均有涉及该方面的内容,而 S20 的覆盖率最小,说明在访谈过程中提及的频率不高。双击节点界面的“申诉渠道和反馈机制”这一节点,即可迅速找到原文材料中的出处。例如 S8 中提到:“可能学生发出声音得不到响应,得不到反馈吧,或者是回应很敷衍;还有就是学生不够有勇气直接去找书记之类的领导,直接去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个是碍于自己的面子,还有就是也怕耽误领导老师的行程,各方面的原因吧,极少同学会有这样去做,,去维护自己的权益。”S7:“首先作为学校方,我觉得应该多开设一些渠道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限于学生会的学生层面,也要给学生提的意见进行及时的反馈吧。”S12:“重视程度我觉得应该是一般吧,我一直都认为学生、老师这两个主体的地位不一样,对学校来说,老师想法的重要程度肯定是大于学生的,所以这也是有些同学会对学校报以怨言的地方。”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苗苗;;我国如何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J];长江丛刊;2017年11期
2 ;1995年22个高等教育大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与毛入学率一览表[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刘六生;王飞;;文化引领:大学职能的回归与进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5期
4 唐之享;;美国、墨西哥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5 别敦荣;高等教育大国的忧虑——兼论加快发展民办高等教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中国工程专业学生就业胜任率仅10%,全球排倒数[J];留学;2014年06期
7 陈至立;;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J];国家智库;2012年01期
8 薛岩松;王田田;;芬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6年01期
9 罗公利;;守初心担使命 推动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J];山东教育(高教);2019年10期
10 赵继;谢寅波;;“双一流”建设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咏梅;陈少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周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摘录)[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至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王东旭;李淑英;;以科学发展观把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思路[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5 曾加;李哲;;对维护高校学生权益立法的几点思考[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6 王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与政策建议[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中国老教授协会"提高质量课题组";姚小玲;;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A];中国老教授协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乐乐;无大学则无大国[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彩霞 眭依凡;以变革精神推动大学治校育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3 记者 包松娅;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N];人民政协报;2015年
4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N];人民日报;2007年
5 谢龙;高校引才应“选对不选贵”[N];江苏教育报;2018年
6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叶金福;以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N];光明日报;2009年
7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情报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 张红伟;紧跟世界一流 塑造世界一流[N];中国科学报;2018年
8 本报特约评论员;立足新的起点 做出新的贡献[N];新清华;2008年
9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何祥林;从科学发展观高度把握高校发展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孙诚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开拓高校人才就业渠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应佳丽;大学治理中的学生体验:一项质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哲;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钮航;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背景下的职业枯竭现象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汪新华;“985高校”学科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俊义;我国西部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王美霖;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宣学新;高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郑芳芳;扩招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政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嵩;基于社会营销理念下我国高校社会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9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99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