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09:23
【摘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做出指示,要坚持在改进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面对当前复杂、开放和多变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任务。提升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普遍存在着亲和力严重缺失的情况,这既反映出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解与认识有待加深,也体现出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坚持推进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探索出一条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路径,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入手,尝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成为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定义上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特点,阐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与最终目标。以清晰的概念定义为基础,深入分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者、教育方法和教育活动等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针对在实践中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以概念分析法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亲和力做深入分析研究。全文除引言外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述。首先通过梳理和总结当前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诸多定义,阐述并分析了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详细论述“亲和力”一词的本质内涵,将其与“感染力”、“吸引力”等词区分开。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定义,即是一种通过不断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感和亲近感,从而主动寻求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力量。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因素。分别论述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活动等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具体而言,具有亲和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目标能够真正发挥导向作用、教育内容具备生活性和有效性且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育者自身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能够互相配合、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且富有意义与价值。第三部分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各个因素为基础,提出在实践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通过正确处理教育目标与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来增强教育目标的导向作用;通过增强时代感、生活性和针对性来提高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培养教育者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娴熟的专业技能、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来增强教育者自身综合素质;将新媒体新技术融入教育活动、开展对话式教育,增强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以参与式课堂和实践性教学增强教育活动的多样性。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根本要求,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内涵,为在实践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供参考和借鉴,切实促进我国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永强;闫晓静;张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2 王婷;;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支柱力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年15期

3 陆碧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述评[J];现代交际;2019年09期

4 闫琼;;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交际;2019年10期

5 郭丽;;法治视域下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以M高校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年15期

6 侯建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提高公民法制意识[J];法制博览;2019年16期

7 朱宇;雎密太;;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互换研究[J];汉字文化;2019年11期

8 李振山;;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透析——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年06期

9 耿春香;张云波;;思想政治教育对实现素质教育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9年34期

10 李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间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坤;;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思考[A];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7年

2 逯修琪;陈彩利;;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逻辑[A];《人文与科技》(第二辑)[C];2019年

3 唐佳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外来、未来——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6年

4 朱逸;;识当下而知始源——“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论争再议[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6年

5 汤玉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风险性分析[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6年

6 张建晓;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逻辑建构[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6年

7 常宴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生成论解读[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6年

8 刘仁有;;浅议大学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二卷)[C];2017年

9 杏志勇;;论新形势下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年

10 佘朝虎;苏兴仁;杨静;刘晓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水矢吾;玖月奇迹给我的灵感[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孙作顶;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析与建构[N];科学时报;2010年

3 通讯员 游玉增;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并不枯燥[N];中国教育报;2019年

4 王传钧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政治部;加强煤企思想政治 教育就是行善积德[N];企业家日报;2019年

5 李映华;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

6 钱晓丽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徐绿山 91208部队 樊伟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N];解放军报;2019年

8 薛亚东 94940部队;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真”的力量[N];解放军报;2019年

9 江西省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 江西省圣经学校校长 李云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落实中国化根本任务[N];中国民族报;2019年

10 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 闫薇;筑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根基[N];中国教育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韩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3 贾民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公共精神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5 封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论丰富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史姗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谭宇;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李术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9 张社争;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袁阳;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北京精神培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拓艳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延安大学;2017年

2 覃英;红色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3 刘倩倩;运用网络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4 温胜男;人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5 张薇;论《道德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云南大学;2017年

6 杨启迪;高校网络育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7 石青青;优秀家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8 陈亚楠;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9 辛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10 詹鹏;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2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42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