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业技能鉴定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19:59
【摘要】: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职位需求人数与大学生数量之间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势必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职业培训和鉴定是提高工作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本文以职业技能鉴定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别对广州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嘉应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在高校中开展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适应力产生了哪些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职业技能鉴定是比较了解的,大多数体育专业学生都知道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性,说明广东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的开展工作非常顺利。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参加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因此学生在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的认知层面上,普遍清楚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但缺乏行动力。2.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对在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以及就业渠道上起到积极性作用,并将就业能力分为就业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适应与应变能力五个方面,其中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对学生的就业自信心的作用非常明显。3.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对在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兼职)劳动报酬和个人满意度起到积极性作用,但对单位培训率、工作单位稳定性及资格证书与就业(兼职)匹配度影响不大。4.工作的稳定性与是否参加体育职业技能鉴定没有直接联系,但在换工作数量考察工作稳定性中,参加过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的毕业生,工作相对稳定。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对毕业生工作单位合同期限及压力程度没有影响。但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对毕业生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性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7.38;G8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陈建强;陈雄;张翠;;我国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政策及管理现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2 杜富裕;王茶生;;地方高校推进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一体化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王朝军;王晓贞;纵凤侠;;我国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4 陆志敏;;就业质量与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灰色关联性分析——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5 张倩;侯菡萏;;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14年04期

6 赵礼华;;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9期

7 江岩;张体勤;耿新;;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维度与测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李丽;徐文生;夏冬;林立威;张思丽;;广东省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及压力现状调查[J];嘉应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9 王秀芝;罗嘉珂;;欧美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模式、措施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5期

10 高黎;汪霞;;英国研究型大学就业力培养研究——基于罗素联盟《就业力培养自述》的文本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雪颖;;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任重道远[N];中国体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丁涛;体育职业技能开发管理的理论与方法[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霞;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就业力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李媛媛;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就业力的关系研究[D];西藏大学;2017年

3 王东梅;中英两国体育行业职业培训系统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秋梅;中英两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系统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党丽萍;中英两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标准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杜刚;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悦;对我国建立体育教练员执业资格认证标准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陶小江;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53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53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9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