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偶像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9:39
【摘要】: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以其生动、真实、直接的教育形式,含情感体验、道德认知、行为表现为一体,发挥了价值引领、鼓舞人心、塑造品格的巨大作用,具有积极的教育效果及深刻的现实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多元化、更加开放化,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的光彩已大不如往昔,而以多元、大众为特征的偶像文化开展得热火朝天,利用偶像文化流行的借鉴意义,相信会对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走出困境大有裨益。本文通过找出偶像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的契合点,由其共通之处提出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通过梳理偶像文化的发展历程,剖析出偶像文化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落脚点立足于当代社会环境,明确研究的偶像文化是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狂热追捧、效仿偶像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并对偶像文化的特点及其流行的原因做了分析和阐释。在对道德示范教育的概念进行阐释后,总结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所具备的特点和功能进而深化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的内涵,为下文理论研究厘清基本概念。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划分方法,将偶像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的主要构成因素划分为主体、客体、载体、介体和环体,将构成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划分为生成、传播和作用阶段,并分别从这五个要素、三个阶段对比似的找出两者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找到两者相结合的契合点。通过分析比对,分析出两者的借鉴性和互通性,为下文优化偶像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石。在对偶像文化的分析中,已明确其特点及流行的外因和内因,通过对比与偶像文化特征方式的差异,从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的教育认知、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探究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认知存在误区、与现实生活存在脱节、方式单一形式化、环境趋于复杂。并从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直接影响、社会转型期的客观变化、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主观变化及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潜在影响四个方面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为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的优化提供了方向指引。最后在偶像文化的视域下,提出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优化的路径。首先阐释教育理念的优化:榜样教育生活化、榜样选择多元化、榜样形象个性化、榜样价值时代化和积极偶像榜样化。再次阐释教育内容的优化:理性认知与情感体验的结合、理想目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传统品质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结合。其次阐释教育方式的优化:推广偶像教育法、开展知行合一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实施教育活动、采取自下而上的宣传教育方式、突出隐性教育的渗透作用。最后阐释教育环境的优化:优化家庭参与教育的环境、突出高校开展教育的地位、建设社会参与教育的阵地。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晴;;移动互联时代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的变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12期

2 杨瑞萍;为伟;;新媒体时代榜样教育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19期

3 李雪;;大学校园榜样示范教育研究[J];亚太教育;2015年13期

4 陈红英;唐小艳;;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效应弱化的原因探析[J];领导科学论坛;2015年01期

5 陈红英;;高校道德示范教育的理论基础[J];中国职工教育;2014年24期

6 陈红英;孙雁;;道德示范教育的个体价值探析[J];管理观察;2014年35期

7 袁慎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示范教育历史沿革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马焕;;体育明星偶像-榜样: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榜样教育的新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年09期

9 宋五好;;论道德示范认同的危机及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07期

10 徐红波;;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构成要素异同辨思[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泊;道德榜样论[D];苏州大学;2016年

2 王畅;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骆鹏;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袁文斌;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婷;榜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莹;典型教育法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

2 卫伟;新媒体环境下榜样教育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3 王学芬;高校流行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4 何玲芳;新时期青少年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杨依溪;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引导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6 高荣荣;当代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卓;新时期榜样教育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林若虹;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中的榜样选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淼;在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夏芳丽;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新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8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68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6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