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校园歌曲的德育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21:51
【摘要】:当代中国迫切需要具有复合型能力、智商情商都充分发展的人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不仅会影响一般社会成员,也会影响在校大学生。尽管社会各界都在呼吁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塑造大学生价值观上的重要性。为此本文选取“校园歌曲的德育功能”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统一的方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站在德育生态的视阈思考充分发挥校园歌曲的德育功能的路径和方法。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界定了校园歌曲的概念:是指反映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感情、与教育密切联系并符合普遍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和在校园中广为传唱的歌曲作品。作为校园歌曲,其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与高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能够起到对其起积极促进和陶冶性情的作用。划分了校园歌曲的类型和层次,指出顶层的是校歌系列层次、第二层次是师生原创歌曲、第三层次是作为重要补充的与学校生活相关的流行歌曲。梳理了校园歌曲和校园文化理论及德育理论的关系,指出校园歌曲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活动内容,也是德育的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而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了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将资料查阅和问卷调研相结合,对校园歌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校园歌曲的德育功能发挥情况和制约因素。实然分析是为更好地走向应然,本文探讨了有效发挥校园歌曲的德育功能的原则,并从在学校建设中对校园歌曲合理定位、全方位完善学校素质教育阵地建设、多渠道开展高校校歌系列创作和传唱活动、整合校园歌曲形成整体合力等方面思考有效发挥校园歌曲德育功能的路径。
【图文】:

柱状图,柱状图,类型,学生


传进校园里的流行歌曲,而且很多反映校园生活的歌曲也被人们划分到了流行歌曲的行列中,导致校园歌曲给人们的印象中只停留在《同桌的你》和《睡在上铺的兄弟》等这些歌曲中。3.2.2 校园歌曲的数量、类型及影响现状一、校歌系列各分部的数量和类型的现状分析。从图 3-1 中校园歌曲的校歌系列可以看出,81.26%的学生所在的学校都是有校歌的,只有 9.13%的学生和 9.61%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是没有和不清楚是否有校歌的;8.19%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有院歌,60.79%的学生和 31.02%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没有和不清楚是否有院歌;3.46%的学生所在的学校系歌,73.07%的学生和23.46%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没有系歌和不清楚是否有系歌;14.02%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有班歌,79.21%的学生和 6.77%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没有班歌和不清楚是否有班歌,说明校歌比班歌院歌系歌要好很多,班歌又比院歌和系歌的情况要好一些,但还不够。

歌曲,流行歌曲,社团


图 3-2:自创、改编歌曲和校歌系列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三、对学校有重大影响的流行歌曲的发展现状。在师生之间产生过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流行歌曲,一般来说,在社会上很热门的在校园内也会很热,,流行校园歌曲的趋势通常是由学校外向内的传播形式。如一度很流行的校园歌曲《真的好想你》、《第五个季节》、《丁香姑娘》、《玻璃杯》等,但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并不多。像《同桌的你》这种具有代表性和仪式感作用的歌曲更是太少。师生很渴望这类歌曲。3.2.3 师生的音乐素养及培育现状从这些高校的数据分析来看,艺术类老师的师资队伍处于一种不足或不稳定的状态,活动形式的单一,开课率的不足等都在不同程度的阻碍着艺术教育的滞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师生音乐素质教育的发挥。如表 3-7 学生参加的社团比例表,可以看出 69.45%的学生都没有参加过音乐社团,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表 3-8 是学校举办自创和编创活动的显示图。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05;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智巧;;关于在校大学生校园歌曲认知情况的调查报告[J];北方音乐;2017年05期

2 吕建强;;论校园歌曲的三个历史阶段与人文主义[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6期

3 陶能清;有多少校园歌曲可让孩子们歌唱[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年09期

4 黄披星;;校园歌曲[J];中国音乐教育;2013年06期

5 吴廷贯;我国校园歌曲中的一个重要特色[J];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02期

6 陈传喜;;以校园歌曲为载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年02期

7 程龙;;论新时期校园歌曲的定位与构建[J];民族音乐;2018年05期

8 范俭文;徐永宏;;高歌新时代(校园歌曲)[J];黄河之声;2018年17期

9 王鑫;熊和平;;论校园歌曲中的性别教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年05期

10 王仕鑫;;新形势下如何创作和推广校园歌曲的研究[J];明日风尚;201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三敏;;《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井华;构建校园歌曲精品工程[N];光明日报;2003年

2 通讯员 肖珊 陈怡蓓;校园歌曲的前世今生[N];中国教育报;2012年

3 朱茂文;有多少校园歌曲可让孩子们歌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黄毅;校园音乐的2002年[N];中国商报;2002年

5 晓明;校园民谣:渐渐远去的风景[N];华夏时报;2001年

6 蒙鹏翔;呼唤远去的校园民谣[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孙阿玲 记者 蒋金萍;我市参与“全国原创首唱校园歌曲系列活动”[N];锦州日报;2007年

8 韩浩月;随校园歌曲重返纯真年代[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宋行军;《同桌的你》还让我们唱多久?[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薇薇;当代大学校园能否找回失落的旋律[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婉荣;高校校园歌曲的德育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何相科;中国现代民谣词曲特点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3 顾宇飞;新世纪校园歌曲表演方式与传播手段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4 李涵;校园音乐对后校园流行音乐的影响[D];天津音乐学院;2014年

5 张朋;当前中学校园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尹红娜;当代中国校园歌曲的审美价值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7 井彩霞;民俗学视野透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D];兰州大学;2007年

8 陈霞;20世纪90年代大陆校园民谣感伤情调论析[D];西南大学;2013年

9 邹宇颖;新世纪以来中国校园歌曲创作特征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10 宫杰宇;台湾校园歌曲的审美价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697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97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