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1:18
【摘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亲和力,既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主要是要求教育者主体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科学的育人理论为指导,通过厚实自已的学识和品德、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形象等来加强师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同时,按照主体间性理论,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出自身的亲和力,及时呼应教育者主体的亲和力,发挥好协同配合作用,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双向趋近感,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条件。对于具体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具体而言,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提升研究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接着阐述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概括了展开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并提出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的相关概念进行层层剖析。主要从对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等概念分析,梯进式概括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的内涵。第三部分探讨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的原则和理论基础。其中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原则、主观能动性原则以及科学性原则;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国儒家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以及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实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第四部分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当下高校思想政治主体亲和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调查数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师生交流现状、教育者的亲和力程度、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四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判断出本研究课题在目前高校中实际存在的良好态势以及值得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从而为为后文的提升路径研究提供努力的方向。第五部分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的提升路径。主要从学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本论文认为,高校提供相应条件和保障,教育者主体发挥根本性作用,受教育者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三方的合力作用实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的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1
【图文】:

学生,理论素养,时政,态度


(1)学生的学习态度逡逑第5-6题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态度展开调查。关于“您认为高校思想政治逡逑教育课堂听课氛围如何”这一问题,通过图4-1可发现,认为全体学生全部认真逡逑听课的情况相对来说占比略少,比例为21.78%,有29.97%的学生认为绝大多数逡逑都在认真听课,26.24%的学生认为至少有一半人会听课,并且有22.01%的学生逡逑选择了基本没人听课。也就是说,在工科类院校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在高校思想逡逑政治理论课上是不认真学习的。逡逑针对“您认为大学的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哪些逡逑特点(可多选)”这个问题,可通过图4-2发现,选择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能逡逑了解到很多时政热点(79.91%)、能增强自身的理论素养(69.02%)、过多理论逡逑知识,枯燥难懂(36.29%)、考试易通过(27.65%)。可以得知,学生对于思政逡逑课的认知主要还是认为学习思政课理论知识会帮助自身了解时政热点以及增强逡逑理论素养,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之一。逡逑22.01%逦‘芯逦21.78%逡逑e啡浚鷦,^溧灥绝文多;_1至少傶一生李生会^亘既幸邋W逡逑图4-1思政课听课氛围逡逑28逡逑

课程特点,师生互动,老师


图4-2思政课课程特点逡逑(2)师生交流现状逡逑师生交流的现状主要体现在第7-10题。图4-3体现出针对“大学思政课课逡逑堂上老师会有提问之类的师生互动环节吗”这个问题,有45.82%的学生选择了逡逑师生之间互动环节很多,有50.23%的学生选择了师生之间偶尔互动,有3.95%逡逑的学生指出师生之间完全没有互动。从这个比例分布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逡逑论课程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比较低,甚至有少数老师在课上只是自说自话,这种逡逑单方面的硬性灌输情况急需改变。而针对“您喜欢思政课老师在课堂上安排互动逡逑吗?邋”这个问题,通过图4-4可发现,有53.16%的学生认为虽不太喜欢互动但却逡逑可以接受,有42.21%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师生互动,仅有4.63%的学生表示特别逡逑不喜欢互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乐于参与师生互动的。图4-5体现逡逑的是针对“思政课老师会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吗”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威;;《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06期

2 岳思宇;;以思想政治教育 促高校统战发展[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3 王美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变”与“不变”[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4 王艺寰;张学斌;;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5 高鸿翔;;探析智能手机的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23期

6 朱嫣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7 宋彩虹;胡恒钊;;“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研究[J];理论研究;2019年03期

8 崔亚男;;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以山西省晋城市崔河村为例[J];智库时代;2019年32期

9 王振;;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蕴涵的理论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02期

10 赵允康;;大数据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农业研究;201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坤;;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思考[A];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7年

2 逯修琪;陈彩利;;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逻辑[A];《人文与科技》(第二辑)[C];2019年

3 唐佳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外来、未来——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6年

4 朱逸;;识当下而知始源——“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论争再议[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6年

5 汤玉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风险性分析[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6年

6 张建晓;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逻辑建构[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6年

7 常宴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生成论解读[A];“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6年

8 刘仁有;;浅议大学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二卷)[C];2017年

9 杏志勇;;论新形势下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年

10 佘朝虎;苏兴仁;杨静;刘晓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山学院 袁丽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初探[N];科学导报;2019年

2 水矢吾;玖月奇迹给我的灵感[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孙作顶;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析与建构[N];科学时报;2010年

4 无为县卫健委 朱庆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厚植医风医德之根[N];芜湖日报;2019年

5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王丹丹;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模式构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6 吉林师范大学 杨卫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性[N];吉林日报;2019年

7 王传钧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政治部;加强煤企思想政治 教育就是行善积德[N];企业家日报;2019年

8 李映华;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

9 钱晓丽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0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徐绿山 91208部队 樊伟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N];解放军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韩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3 贾民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公共精神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5 封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论丰富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史姗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谭宇;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李术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9 张社争;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袁阳;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北京精神培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婵;“00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艺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陈强;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王云鹏;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热播影视作品正确认知的对策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陈何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美[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5 吕劭玮;《论语》中学习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6 马静;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7 庄跃;网络信息碎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8 赵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9 廖志理;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10 钱欢欢;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7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27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