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验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丽萍;;《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健身效果的实践研究[J];通识教育研究;2015年00期
2 张德启;;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存在问题[J];特立学刊;2012年04期
3 奉志伟;;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新探[J];智库时代;2020年02期
4 廖婷婷;;“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J];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01期
5 王桂林;代金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8年12期
6 李梅;张晟;;“翻转课堂”在通识教育课程的应用与实践——以《美国社会的公共政策》为例[J];重庆行政;2019年01期
7 王富平;杨科正;;论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8 曹俊明;;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9 张晨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19期
10 胡彩;;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比较与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婧;;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索[A];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研讨会2016年5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2 刘婧;;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索[A];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研讨会2016年2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3 庞海芍;高雨芹;;通识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对策[A];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2年会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宋鑫;;我国部分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A];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2年会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任初明;;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A];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2年会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庞海芍;余静;;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导与管理[A];2013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田恩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寓研于教”探索之路[A];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上册)[C];2015年
8 王宁宁;;北京开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初探[A];2015 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C];2015年
9 汤潇林;林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2015 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C];2015年
10 包国章;金祥雷;;开展生态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A];2015 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外国语大学 邓世平 博士生 王雪梅 教授;新文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N];社会科学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领风气之先的复旦通识教育[N];光明日报;2017年
3 记者 王广禄;采用连贯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架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周汉萍;让戏曲成为通识教育课程[N];中国文化报;2015年
5 刘俊敏;“四大模块”构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N];中国社会报;2012年
6 记者 李佳 通讯员 张全友;武大停掉8门通识教育课程[N];长江日报;2010年
7 重庆教育学院教务处 陈永跃;设立通识教育课程需要发散思维[N];光明日报;2008年
8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岚;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文化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孙权;大陆普通教育课程设置对台高校的启示[N];人民政协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靳晓燕;让学生拥有个性化修读方案[N];光明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周聆灵;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阮延顺(NGUYEN DINH THUAN);越南佛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陈艳红;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刍论[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瑾怡;南宁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现状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
2 司白茹;我国高校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验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周绪义;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4 李洪抒;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慧;中国高等职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潘双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7 亢蓓蓓;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机制历史流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温保保;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9 曹慧超;我国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10 赵庆中;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借鉴[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67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6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