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过程哲学“有机互助整体论”与大学和谐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0-07-23 18:59
【摘要】:学科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发挥高等教育三大功能的重要载体。学科建设涉及高校建设的各个层面,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和永恒话题。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期。科学与学科是近代之前已有的概念,最初两者的界限并不明显。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不断分化和发展,为满足认识世界的需要,人们将庞大的知识系统分解为专门化的理论体系,形成众多的学科。从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看,存在着“学科分化”和“学科综合”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学科分化保障了科学的充分发展,学科综合实现了人类对科学知识的总体性认识。当前,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等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给人类提出了一系列单一学科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难题,由此,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学科综合既是知识整体性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保证。为解决当前我国学科建设主要存在学科发展分化有余而综合严重不足、人才培养单科模式及学科割裂壁垒森严等三方面问题,本文提出了和谐学科建设的观念。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学科建设困境的重要原因是以伯顿·克拉克学科专业矩阵结构为代表的“还原论”书写逻辑下的学科建设理论,因此需要为学科建设寻找新的理论支撑。其次,提出了新的大学学科建设理论—过程哲学“有机互助整体论”与大学和谐学科建设。过程哲学强调整体、有机、联系的观点,与当前学科综合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再者,科技哲学关于科学、技术、人文三者关系的论证为和谐学科建设理念作了更深层次的辩护。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和谐学科建设的三条思路,即调和学科分化与综合发展的矛盾,和谐学科建设的静态维度分析和动态功能建构,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紫娟;;试谈“学生讲堂”所体现的过程哲学教育思想[J];文教资料;2017年07期

2 王富强;马洪伟;安肖婷;;过程哲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王治河;;本期视点:过程哲学:一个有待发掘的思想宝库[J];求是学刊;2007年04期

4 王守昌;;过程哲学述评[J];教学与研究;1981年04期

5 沈湘平;;过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J];理论学刊;2008年12期

6 张曙光;过程范畴与过程哲学[J];学术交流;1992年05期

7 王治河;吴兰丽;;华山并非自古一条道——过程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给我们的启迪[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杰伊·麦克丹尼尔;李斌玉;;过程哲学及其对世界的适用性[J];哲学基础理论研究;2008年00期

9 杨富斌;;怀特海过程哲学基本特征探析[J];求是学刊;2012年05期

10 李世雁;;生态学:过程哲学的科学基础[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旭;;中新两国小学语文(华文)课程目标和内容比较[A];《当代教育评论》2017第6辑[C];2017年

2 刘承宜;角建瓴;杨友源;刘颂豪;;光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人才培养[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益宇;;两种信仰系统的“和而不同”——科学与宗教交融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徐晶;王易;郭强;高峰强;;从过程哲学视角浅析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张学广;;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和前现代的系统整合(提纲)[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文喜;;从过程哲学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读派莫莱的《马克思和怀特海:过程、辩证法和资本主义批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瑜;;生命哲学视野下的体验学习[A];当代教育评论2014(第1辑)[C];2014年

8 陆薇;;过程哲学视野下的体验学习[A];当代教育评论2014(第1辑)[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艳丽;从“四个两”谈质量的“过程哲学”[N];中国航天报;2018年

2 本报评论部;渐进改革需要“过程哲学”[N];人民日报;2013年

3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杨富斌;过程哲学要义[N];光明日报;2011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王立志;回到过程哲学的原点[N];光明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谢方;过程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可相容相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张秀华;过程哲学的生态文明意蕴[N];光明日报;2011年

7 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董达;自我是一个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8 孙磊;心灵生态[N];光明日报;2010年

9 曲跃厚;《中国过程研究》(第一辑)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 杨富斌;过程哲学方法论探析[N];光明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善春;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生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裴晓敏;创学视野下的创造过程哲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露;过程哲学“有机互助整体论”与大学和谐学科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2 许秀芳;有机马克思主义思潮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8年

3 刘清华;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创造观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4 卢琛琛;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陆薇;过程哲学视域下的体验学习探究[D];扬州大学;2014年

6 蒙剑英;过程哲学视域下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郭满;疾病与人生—史铁生文学创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焦亭;过程哲学与中国传统心理文化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宝福;怀特海事件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白洁;“生成”与“转化”的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7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67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b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