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压力现状与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00:43
【摘要】:经济与社会双转型时期,教师职业压力问题凸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在压力的普遍性之上,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压力源有哪些?他们的心理弹性如何?持续的压力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是否影响到了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和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 缓解他们的压力?这些问题均亟待解决。为了探寻答案,本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考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分析了他们的职业压力源、压力中介变量——心理弹性、压力反应——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也考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压力管理方法之一——员工帮助计划(EAP)的需求状况。 结果发现: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称评聘与科研方面的压力最大,在职业发展与工作适应方面的压力较大,在工作负荷、学生、领导与组织结构方面的压力一般,在家庭生活、工作无乐趣、人际关系与自我身心方面的压力较小;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婚姻状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均在个别职业压力源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压力源差异不显著。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体心理弹性较强,但具体到各维度来说则存在差异,即他们在家庭凝聚力、自我效能方面的心理弹性较强,在计划风格、社交能力、社会资源方面的心理弹性较弱;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均在个别心理弹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职业倦怠处于中低水平;不同年龄、职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个别职业倦怠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历、婚姻状况的教师在职业倦怠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4、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不同性别、职称、年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差异显著,不同学历、婚姻状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 5、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 6、高校现有的压力管理措施不能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需求,他们希望学校提供EAP服务的愿望强烈,对EAP服务项目的需求较为多元。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并因之提出了职业压力管理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其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提供理论借鉴与实际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杏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备素质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年21期

2 闫成俭;胡鹤玖;;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7期

3 陈少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1年21期

4 刘丽丽;;讲授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5 王瑞娜;陈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探究[J];科技资讯;2011年18期

6 王琴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大家;2011年17期

7 陈凤鑫;潘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8 徐晓霞;;反思性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9 尹春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10 于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喜英;;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立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3 张维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唐兰兰;;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探讨[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昌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体式教学[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红光;;政治理论课教师与素质教育[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7 赵后起;刘志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冯秀芹;;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9 吴发水;谢剑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改革之我见[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10 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魏晓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楷模[N];大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方方;乐职院:创造育人新天地[N];乐山日报;2010年

3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人 刘建军;在新起点上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光明日报;2008年

4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燕爽;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N];光明日报;2010年

5 王明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激发教育[N];吉林日报;2011年

6 记者张策 通讯员宋涛;思政理论课教师既重要又光荣[N];天津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王洪波;师资形成梯队 骨干形成团队[N];组织人事报;2009年

8 西北工业大学 商存慧 樊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N];人民日报;2011年

9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李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杜弋鹏 董城;首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s

本文编号:2768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68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