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MOOC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也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具有大规模、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MOOC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上其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弹性学制的机动性、学习内容的宽广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特点而迅速地得到推广和不断的发展、完善,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采纳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民办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困难,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MOOC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问题的有效办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网络学习法,基于MOOC这一视角,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音剖析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如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等等。为了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提出利用MOOC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论文探讨了 MOOC的特征及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的作用和影响,指出(1)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更多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精品课程建设,从而助推学分制改革;(2)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不足问题,提高了整体教师队伍质量;(3)MOOC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有利于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顺利推行。论文概括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运用MOOC推行学分制可以采用的几种模式:1)自助课程+课程证书认证模式;2)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3)联盟高等学校课程平台选课+高等学校间学分互认模式。并以D校为例,借助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设计了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该方案对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购买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期为更多的民办高等学校进行基于MOOC的学分制改革提供参考。该方案对D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必修课的比例,扩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并且以优质的、丰富的MOOC通识教育综合素养选修课程替代了原有的狭窄的、贫乏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对学分管理及收费制度做了设计。为保证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顺利实施,论文还探讨了实施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保障策略,包括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网络等后期服务和管理保障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视角的创新。以MOOC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构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全新模式和路径,这为探索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新路子打开了视野。(2)内容的创新。论文以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为依托,设计出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这对创新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开拓性意义。(3)方法的创新。本论文运用网络学习法,依据网络学习的特点进行MOOC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广阔性、互动性、自由性和精服务,从而凸显了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的优越性。本研究对深化民办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加快民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进民办高等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促进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2;G434
【图文】:
①“对实行学分制的态度”,80%的学生表示“非常支持”(30%)和“支持”逡逑(50%)学分制;12%的学生选择“一般”,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有8%的学逡逑生持“反对’’(6%)或“非常反对”(2%)的态度(见

图3-2对现有课程体系的满意度逡逑③对??公共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板块的学分比例分配逡逑

逦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逦逡逑(22%)(见图3-3,图3-4,图3-5,图3-6)。说明现有的课程结构不太合理,公共必逡逑修课程占比太大,通识教育课程占比较小,专业课程的占比比较合适,课程结构逡逑尚需调整和优化。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英;;地方高校如何科学推进MOOC建设[J];科技风;2015年24期
2 李宏明;陈坚;;基于MOOCs的高校学分制教学策略探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朱学伟;杨伟;;基于MOOC自助课程的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年23期
4 刘博菱;张继平;;以生为本原则的五个要点[J];现代教育科学;2015年07期
5 李亚员;;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基于2009—2014年CNKI所刊文献关键词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07期
6 高地;;美国高校MOOCs的特点、争议与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5年03期
7 尹苗苗;辛清;;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复合学分制[J];科教导刊(下旬);2015年03期
8 吴锦辉;;我国主要慕课(MOOC)平台对比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年01期
9 李亚员;管立国;;慕课的政治文化本质与政治安全[J];理论探索;2015年01期
10 郑燕林;马诗婧;刘爽;;SMCR模式视角下MOOC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尚俊杰;;MOOC:能否颠覆教育流程?[N];光明日报;2013年
2 刘杨钺 ;刘戟锋;;MOOC:传统型大学面临的新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冷功业;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洁;我国高校课程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2 彭常明;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一般结构与学习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朱正茹;J学院全面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胡洁婷;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曹玉慧;大学公共选修课程质量保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6 李桂红;我国高校学分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林;独立学院学分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马楠;网络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文开艳;我国高校完全学分制实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静;美国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
2776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7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