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
发布时间:2020-10-13 14:26
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因为它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工作状况,而且还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三所师范学院教师为被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研究工具为《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了解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从社会宏观层面、学校管理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提出缓解、消除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但总体上并不严重,职业倦怠状况属于中等强度。 (2)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学历、收入、任职和是否住新校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3)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婚姻状况、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4)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在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5)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在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6)职业倦怠各因子均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职业倦怠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情绪衰竭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去个性化与支持利用度成显著负相关;低个人成就感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负相关。 (7)解决问题、求助与职业倦怠总分、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8)社会支持总分和支持利用度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极其显著,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9)解决问题、求助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极其显著,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10)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学位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65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职业倦怠相关研究
1.1.1 职业倦怠研究
1.1.2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1.1.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1.2 社会支持研究
1.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1.2.2 社会支持的分类
1.2.3 社会支持作用的理论模型
1.2.4 教师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1.2.5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1.2.6 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1.3 应对方式研究
1.3.1 应对方式的定义
1.3.2 应对方式的主要理论
1.3.3 教师应对方式研究现状
1.3.4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现状
1.4 问题提出与假设
1.4.1 过去研究的局限
1.4.2 研究基本假设
第2章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工具
2.4.1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
2.4.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2.4.3 应对方式问卷
2.5 研究程序
2.6 数据处理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现状
3.1.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3.1.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现状
3.1.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现状
3.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2.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3.2.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3.3.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3.3.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3.4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中介效应检验
3.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结构方程建模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1.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
4.1.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4.1.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4.1.4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4.1.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职称上的差异分析
4.1.6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4.1.7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工作年限上的差异分析
4.1.8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收入上的差异分析
4.1.9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任职上的差异分析
4.1.10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是否住新校区上的差异分析
4.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4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4.4.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4.4.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4.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4.5.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回归分析的讨论
4.5.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回归分析的讨论
4.5.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中介效应的讨论
第5章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方法
5.1 从社会宏观层面
5.1.1 全社会要形成热爱知识,尊重科学,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
5.1.2 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5.1.3 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5.1.4 提高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5.1.5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5.2 从学校管理层面
5.2.1 建立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5.2.2 提高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质量
5.2.3 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
5.2.4 有效运用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5.2.5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心理保健体系
5.2.6 形成教师支持系统
5.2.7 实行民主管理
5.3 从教师个体层面
5.3.1 正确认识和看待教师的工作
5.3.2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正视职业倦怠现象
5.3.3 学会情绪疏导,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3.4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5.3.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社会支持
5.3.6 引导教师采用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5.3.7 加强体育锻炼,让身体协调运转
5.3.8 学会放松,丰富生活
5.3.9 勤奋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39290
【学位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65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职业倦怠相关研究
1.1.1 职业倦怠研究
1.1.2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1.1.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1.2 社会支持研究
1.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1.2.2 社会支持的分类
1.2.3 社会支持作用的理论模型
1.2.4 教师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1.2.5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1.2.6 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1.3 应对方式研究
1.3.1 应对方式的定义
1.3.2 应对方式的主要理论
1.3.3 教师应对方式研究现状
1.3.4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现状
1.4 问题提出与假设
1.4.1 过去研究的局限
1.4.2 研究基本假设
第2章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工具
2.4.1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
2.4.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2.4.3 应对方式问卷
2.5 研究程序
2.6 数据处理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现状
3.1.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3.1.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现状
3.1.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现状
3.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2.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3.2.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3.3.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3.3.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3.4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中介效应检验
3.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结构方程建模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1.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
4.1.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4.1.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4.1.4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4.1.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职称上的差异分析
4.1.6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4.1.7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工作年限上的差异分析
4.1.8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收入上的差异分析
4.1.9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任职上的差异分析
4.1.10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是否住新校区上的差异分析
4.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4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4.4.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4.4.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4.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4.5.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回归分析的讨论
4.5.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回归分析的讨论
4.5.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中介效应的讨论
第5章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方法
5.1 从社会宏观层面
5.1.1 全社会要形成热爱知识,尊重科学,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
5.1.2 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5.1.3 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5.1.4 提高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5.1.5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5.2 从学校管理层面
5.2.1 建立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5.2.2 提高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质量
5.2.3 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
5.2.4 有效运用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5.2.5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心理保健体系
5.2.6 形成教师支持系统
5.2.7 实行民主管理
5.3 从教师个体层面
5.3.1 正确认识和看待教师的工作
5.3.2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正视职业倦怠现象
5.3.3 学会情绪疏导,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3.4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5.3.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社会支持
5.3.6 引导教师采用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5.3.7 加强体育锻炼,让身体协调运转
5.3.8 学会放松,丰富生活
5.3.9 勤奋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永稳;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易宁;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地方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39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3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