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10:50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尤其是就业难的原因分析,深入研究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众所周知,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这十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进,“大众化”逐渐取代了“精英化”的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型,还存在着重分数、轻能力;重学习理论知识;轻社会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毕业生创新能力欠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目前实施的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方向,通过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学校的推荐,大学毕业生和待招聘的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以公开、公正、择优、自愿为原则的就业制度。国家、学校加强就业的宣传,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支持就业工作;用人单位要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应对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吸收毕业生;毕业生要针对个人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组成,全文约3万字。其中正文分三个部分,主要内容有: 第一部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主要包括大学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专业结构矛盾突出,就业需求的区域差距逐渐加大。 第二部分产生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原因分析,首先是社会总体经济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发展不平衡和各项制度不完善对就业的影响;其次是从高等学校自身的弊端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高校的盲目扩招使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赶不上经济的增长,课程设置跟不上市场的发展,缺乏完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网络;再就是从用人单位存在招聘歧视现象,过分关注文凭和工作经验来分析;最后从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综合素质等角度分析产生就业难的原因。 第三部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首先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就业运行新机制,制定就业促进政策,同时加强政府的服务、监督;其次高等学校要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指导学生就业;然后是用人单位要强化社会责任,转变用人观念,科学公开招聘;最后是毕业生从国家利益出发,转变就业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找到满意的工作,更好的服务社会。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647.3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状况分析
    (一) 高校的不断扩招
    (二) 专业性结构矛盾
    (三) 不同学历、层次、性别的毕业生的竞争
    (四) 就业需求的区域差距
    (五) 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一) 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1. 经济增长速度与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不一致
        2. 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
        3. 区域经济发展有差异
    (二) 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
        1. 劳动人事、户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2.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3. 大学生就业市场监察、规范欠缺
    (三) 高等教育自身的弊端
        1. 高等教育规模盲目扩大
        2. 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应
        3. 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不完善
        4. 高等学校就业信息网络不健全
    (四) 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片面
        1. 过分关注文凭
        2.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3. 存在歧视现象
    (五) 大学生就业素质有待提高
        1. 就业能力欠缺
        2. 就业心理不良
        3. 就业观念偏差
        4. 就业诚信缺失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实施对策
    (一) 强化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和职能
        1. 发展国民经济,调控经济结构
        2. 建立就业运行新机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
        3. 紧跟市场信息,引导和调控高等教育
        4. 制定就业鼓励政策和完善就业法规
        5. 加强和完善政府信息服务职能
        6. 强化政府监督功能
    (二) 探索教育实施部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和方法
        1.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2. 建设就业指导梯队
        3. 系统就业指导课程
        4.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
        5.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 增强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使之转变用人理念
        1. 树立科学用人观
        2. 建立公平人才录用机制
        3. 积极提供实践机会和需求信息
    (四) 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并注重素质提升
        1. 从国家大局出发,树立为人民服务理想
        2. 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
        3. 确定职业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4. 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5. 重视毕业实习,掌握应聘技巧
        6. 加强自我创业意愿
        7. 规避就业风险,提高就业层次
        8.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成文,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3 万茗;;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5期

4 邢志杰 ,由由;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5 李小元;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04期

6 刘庆利;戈满寿;邱慧;何莉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3期

7 李家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状况[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02期

8 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9 陈洪建,张成德,尹宗毅;中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比较[J];经济论坛;2004年19期

10 李新生;;论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建设[J];经济师;2005年12期



本文编号:2860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60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2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