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13:30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主体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人们发现现有的环境已经不再适用于传统德育发展,传统德育环境下,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增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主体性德育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互动性,开放性与共享性等显著的特点,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也让学校德育的教育方式方法发生变化。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德育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发展,传统德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自身的需要,阻碍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的提高。新媒体环境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媒体环境给主体性德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德育空间、提供全新的德育平台以及给主体性德育提供及时的思想动态预警等方面带来了机遇。而在处理网络平台信息、学生主体地位、德育工作者能力、德育模式环境等方面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要适应时代背景和自身理论发展的态势,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的主体性,更应突出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德育真正成为主体性德育,为传统落后的高校德育模式提供新的可借鉴的工作方法。本文首先就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三个问题作为绪论来提出,紧接着阐述了主体性德育以及特征。其次,阐述了新媒体环境对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实施的途径。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ca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及本论题新意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主体性德育概述
2.1 主体性德育内涵与特征
2.1.1 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2.1.2 主体性德育的特征
2.2 主体性德育内容的思想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德育的理论精髓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性德育内容
2.2.3 西方文化中合理的主体性德育思想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1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机遇
3.1.1 提供广阔的德育空间
3.1.2 提供全新的德育平台
3.1.3 提供思想动态预警
3.2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挑战
3.2.1 网络平台信息的挑战
3.2.2 学生主体地位的挑战
3.2.3 德育工作者能力的挑战
3.2.4 德育模式环境的挑战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高校主体性德育存在的问题
4.1.1 高校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尚未成熟
4.1.2 德育重管理轻教育
4.1.3 传统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4.1.4 师生双方关系不平等、不和谐
4.2 高校主体性德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4.2.1 传统教育观念因素的制约
4.2.2 学校制度层面存在弊端
4.2.3 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实施的途径
5.1 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念
5.1.1 树立正确学生主体观
5.1.2 树立自我教育观
5.1.3 树立教师服务观
5.2 不断拓展主体性德育内容
5.2.1 增强主体性德育内容的时代性
5.2.2 坚持主体性德育内容的系统性
5.2.3 把握主体性德育内容的阶段性
5.3 完善主体性德育评价与管理体系
5.3.1 主体性德育评价模式的完善
5.3.2 主体性德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5.4 形成合力有效推进主体性德育
5.4.1 家庭教育
5.4.2 社会教育
5.4.3 学校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1700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ca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及本论题新意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主体性德育概述
2.1 主体性德育内涵与特征
2.1.1 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2.1.2 主体性德育的特征
2.2 主体性德育内容的思想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德育的理论精髓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性德育内容
2.2.3 西方文化中合理的主体性德育思想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1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机遇
3.1.1 提供广阔的德育空间
3.1.2 提供全新的德育平台
3.1.3 提供思想动态预警
3.2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挑战
3.2.1 网络平台信息的挑战
3.2.2 学生主体地位的挑战
3.2.3 德育工作者能力的挑战
3.2.4 德育模式环境的挑战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高校主体性德育存在的问题
4.1.1 高校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尚未成熟
4.1.2 德育重管理轻教育
4.1.3 传统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4.1.4 师生双方关系不平等、不和谐
4.2 高校主体性德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4.2.1 传统教育观念因素的制约
4.2.2 学校制度层面存在弊端
4.2.3 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实施的途径
5.1 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念
5.1.1 树立正确学生主体观
5.1.2 树立自我教育观
5.1.3 树立教师服务观
5.2 不断拓展主体性德育内容
5.2.1 增强主体性德育内容的时代性
5.2.2 坚持主体性德育内容的系统性
5.2.3 把握主体性德育内容的阶段性
5.3 完善主体性德育评价与管理体系
5.3.1 主体性德育评价模式的完善
5.3.2 主体性德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5.4 形成合力有效推进主体性德育
5.4.1 家庭教育
5.4.2 社会教育
5.4.3 学校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主体性德育模式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吴莉;张忠华;;对我国主体性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同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创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2 宋子祥;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灵魁;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主体性德育实施途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宇戈;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于惠;高校主体性德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磊;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1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7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