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5:00

  本文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当前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法治与国家治理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另一方面,法治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法治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和谐社会即法治社会、文明国家亦即法治国家。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法治国家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的参与,大学生的法治观水平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的法治观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更富有现实意义。大学生法治观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而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又关乎法治中国建设的成败,法治观培育应当作为现在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来抓。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综合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同培育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有些大学对法治观培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是存在差距的。正因如此,对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法治以及治理等相关概念的阐释,指出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指明了法治观培育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法治观培育的现实要求。也就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依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将大学生法治观培育同这些现实背景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法治观培育更富有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法治观培育的现状并试图找出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高校在大学生法治观培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第三部分首先通过对大学生法治观现状的分析,找出了造成大学生法治观出现偏差的原因。紧接着又介绍了高校在法治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第四部分的写作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是在前几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探寻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路径。第四部分主要从完善法治观培育内容、确立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完善培育机制、优化法治环境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找寻出适合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路径。通过对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路径的研究,可以知道我们在法治观培育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法治观培育不仅需要高校的重视,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帮助。法治观培育需要坚持不懈,要对全体社会成员持之以恒地进行法治教育,从而提高公民的法治观水平,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素质。法治观的培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法治观 国家治理 现代化 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论10-16
  • 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一)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二)国外研究现状11-13
  • 二、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3-15
  • (一)选题背景13-14
  • (二)选题目的14
  • (三)选题意义14-15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5-16
  • (一)研究思路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第一章 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16-26
  • 第一节 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内涵界定16-20
  • 一、法治与法治观培育16-19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19-20
  • 第二节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表征20-23
  • 一、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21-22
  • 二、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价值22-23
  • 三、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23
  • 第三节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3-26
  • 一、法治是基本治国方略23-24
  •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法制化与治理能力的法治化24-26
  •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现实要求26-33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时代背景26-27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大学生法治观培育指明新的方向26-27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丰富了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内容27
  • 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是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现实契机27-28
  • 一、确立宪法至上的观念27-28
  • 二、培育大学生法治运行理论28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重要依据28-31
  • 一、保障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践行29
  • 二、彰显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践行29-30
  • 三、促进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践行30-31
  • 第四节 大学生法治观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要求31-33
  • 一、思想政治素质是个人发展的基本品质31
  • 二、法治观培育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31-33
  • 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33-49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观的表现及治理要求33-41
  • 一、法律知识存在欠缺,亟待完善36-38
  • 二、法治意识比较薄弱,急需提高38-40
  • 三、法治实践能力有所不足,有待增强40-41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观出现偏差原因分析41-45
  • 一、传统思想对大学生法治观的影响41-42
  • 二、西方法治观对大学生法治观的影响42-43
  • 三、社会法治环境对大学生法治观的影响43-44
  • 四、学校教育对大学生法治观的影响44
  • 五、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其法治观的影响44-45
  • 第三节 高校法治观培育现状与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差距45-49
  • 一、对大学生法治观培育重视不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不符46-47
  • 二、主要采取简单的守法教育47
  • 三、法治观培育方式单一47-48
  • 四、培育主体自身存在的问题48-49
  • 第四章 大学生法治观的培育路径49-66
  • 第一节 完善法治观培育的知识结构49-54
  • 一、优化法治观培育的内容49-51
  • 二、吸收传统法治文化精华51-52
  • 三、借鉴国外法治教育理念52-54
  • 第二节 确立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54-57
  • 一、确立法治思维55-56
  • 二、树立法治信仰56-57
  •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57-61
  • 一、积极开展法治实践教育活动57-58
  • 二、定期开展警示教育58-59
  • 三、创设法律互助平台59-60
  • 四、重视舆论宣传60-61
  • 第四节 完善多样性培育机制61-66
  • 一、进一步健全法治观培育的机构设置61-62
  • 二、建设现代化法治观的培育队伍62-63
  • 三、明确法治观培育的责任主体63-64
  • 四、创新法治观培育的制度安排64-66
  • 结语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全文;;论大学生法治观养成的目标[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柳宗华;黄新;;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民主与法治观的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4期

3 龚慕霞;官厚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确立民主法治观[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潘佳铭;; 我国先秦和古代希腊法治观简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5 杨小凤;;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意义及地位——以法治观的形成为中心[J];金田;2013年02期

6 曾

本文编号:287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7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2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