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论互联网平台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06 00:00

  本文关键词:论互联网平台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等教育中的师、生两大主体及二者间的关系一直吸引着我们的视线。随着数字技术的运用,新的媒介形态开始不断涌现,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教学平台、社交平台应运而生,数字信息借由多元化的载体由传播向互播转变,丰富了教学活动、拓宽了师生交往渠道;另外,互联网平台下的高校师生关系也产生了相应的转变,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恶性事件时有见诸报端、引发了各界关注。在互联网的环境背景下,正视师生关系的嬗变、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媒介工具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由五大版块组成:第一版块为绪论,主要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了我国师生关系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二版块为论证部分,分为问卷调查研究与访谈,选定全国范围内的三省5所高校的部分师生为研究主体,对高校师生现状进行了调研,被调查院校所反馈的师生满意度不高,具体体现为:双方心理预设落差较大、互动性不强等,据此分析出我国目前的师生关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归纳得知来自五方面原因分别为高校“立德树人”使命感的缺失、高校师生交往机制不完善、高校传统教学设计受到媒介环境的冲击、高校学生缺乏自律能力、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欠完善;第三版块辅助论证、加强分析,结合当代国内外师生关系构建经验以及对近期师生关系的热点新闻的探讨,从制度、理念、技术、情感等角度为我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借鉴;第四版块为本文的主体部分,重点阐释了互联网平台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与构建途径,具体从追溯大学使命、学校制度建设、师生文化层面、教学手段载体、师生媒介素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第五版块为结论与展望。本文基于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化学的交叉学科视角出发,提出实用的、兼具人文关怀的可行途径,在指导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虽不能称之为裨补阙漏,仍希望以其创新的视角为教育学研究的全景绘制助力。
【关键词】:高校 师生关系 互联网平台 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5.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绪论7-13
  • 1.1 研究背景7-8
  • 1.1.1 基于对高等教育领域时事热点的关注7
  • 1.1.2 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7-8
  • 1.2 研究意义8
  • 1.2.1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8
  • 1.2.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8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8-9
  • 1.4 国内外文献梳理与述评9-12
  • 1.4.1 国内关于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10-11
  • 1.4.2 国外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11
  • 1.4.3 现有研究存在的过度与缺失11-12
  • 1.5 研究对象、范畴与方法12-13
  • 2 师生关系发展沿革13-17
  • 2.1 传统师生关系特点13-14
  • 2.2 互联网平台中的师生关系特点14-16
  • 2.2.1 互联网媒介环境的内涵14
  • 2.2.2 互联网媒介环境的特点14-15
  • 2.2.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比较15
  • 2.2.4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师生关系特点15-16
  • 2.3 传统师生关系与互联网平台下师生关系的比较分析16-17
  • 3 互联网平台下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研17-29
  • 3.1 本研究问卷调查报告以及相关访谈17-23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过程17-19
  • 3.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9-22
  • 3.1.3 问卷调查报告22-23
  • 3.2 访谈内容及意见反馈23-26
  • 3.2.1 师生访谈内容23-25
  • 3.2.2 师生访谈意见反馈25
  • 3.2.3 高校师生关系热点事件分析25-26
  • 3.3 互联网平台下高校师生关系现状问题的因素分析26-29
  • 3.3.1 高校“立德树人”使命感的缺失26-27
  • 3.3.2 高校师生交往机制不完善27
  • 3.3.3 高校传统教学设计受到媒介环境的冲击27
  • 3.3.4 高校学生缺乏自律能力27
  • 3.3.5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欠完善27-29
  • 4 互联网平台下师生关系交往的国内外经验借鉴29-32
  • 4.1 西方国家师生关系交往的经验借鉴29-30
  • 4.1.1 师生间强烈的规则意识——以英国Heriot-Watt大学为例29
  • 4.1.2 师范模式到综合模式——德国师资培养分阶段进行29-30
  • 4.1.3 融合型媒介法制——日本融合型媒介规制的构想30
  • 4.2 互联网平台融入高校:我国慕课的理念与实践30-32
  • 5 互联网平台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32-36
  • 5.1 基于互联网平台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途径32-36
  • 5.1.1“立德树人”的践行——回归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32-33
  • 5.1.2 高校制度建设——维护高校师生交往中的公共秩序33
  • 5.1.3 舆情文化建设——注重互联网传播中的媒介规范33-34
  • 5.1.4 教学载体建设——深化互联网平台与高等教育的融合34
  • 5.1.5 重视文化软需求——提高师生媒介素养34-36
  • 6 结论与展望36-38
  • 6.1 研究发现36
  • 6.2 研究创新点和局限36
  • 6.3 研究展望36-38
  • 附录一38-45
  • 附录二45-47
  • 附录三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家弘,钟先权;浅议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3 周大平;以学生为中心调整师生关系[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87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7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2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