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反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13:44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社会急剧变迁,青年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乃至语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最初不被社会所理解,有时也会出现某些非议,但它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成人的文化。甚至在某些领域,青年文化也可以作为一种“榜样文化”。例如在网络信息领域,青年人从事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新观念的提出和推广、新规则的制定等工作,他们用自身的新理念、新规则来不断地影响、“反哺”着成年人在多年中所形成的固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所以可以说青年“文化反哺”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职责和神圣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当代的青年人,因而只有认真的把握“文化反哺”这一现象,才能更好的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发展。①我国学者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关注青年“反向社会化”及“文化反哺”问题,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此期间学者们对于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不论是从教育方面、还是亲子代际方面、以及一些概括性研究都取得...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概况
2.1 “文化反哺”的国外研究
2.2 “文化反哺”的国内研究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文化反哺”现象
1.1 “文化反哺”的内涵
1.2 “文化反哺”产生的原因
1.3 文化反哺的实质
1.4 “文化反哺”的社会意义
1.4.1 缓和代际隔阂
1.4.2 打破成年人固有的思想束缚
1.4.3 激发青年的创新能力
1.4.4 更新教育观念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反哺”
1.5.1 教育资源系统中的“文化反哺”
1.5.2 “文化反哺”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2 “文化反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 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
2.1.1 角色定位的转变
2.1.2 知识传播方向的转变
2.2 对大学生的影响
2.2.1 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2.2.2 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2.2.3 激励作用
2.3 对教育方式的影响
2.3.1 由说教式变为引导
2.3.2 由强调教书变为强调育人
2.3.3 由权威主导变为民主合作
3 “文化反哺”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启示
3.1 促进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
3.1.1 正视“文化反哺”,保持开放心态
3.1.2 正视角色转变,加强自身学习
3.1.3 正视师生关系,加强合作与交流
3.1.4 正视科技发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3.2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3.2.1 发挥大学生的自主个性
3.2.2 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2.3 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3.3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和发展
3.3.1 创新的科学性
3.3.2 创新的时效性
3.4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3.4.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信念
3.4.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反哺”现象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J]. 刘倩. 语文学刊. 2010(22)
[2]“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刘地松.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的思考[J]. 吴轶军.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5)
[4]文化反哺中的研究生师生关系[J]. 匡维,杨杰. 文教资料. 2009(23)
[5]从网络语言看青年文化的反哺功能[J]. 石国亮. 中国青年研究. 2009(07)
[6]“文化反哺”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作用研究[J]. 万晖,孟繁,吕伴. 华章. 2009 (10)
[7]教育反哺 当代教育的亮点[J]. 孙凌傲.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08)
[8]教育反哺的价值论述及其展望[J]. 王晓明,李瑶.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4)
[9]试析后喻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J]. 张永红. 教育与职业. 2008(27)
[10]从伦理角度看文化反哺对传统师生关系的解构与重构[J]. 雷维运. 大众文艺(理论). 2008(06)
本文编号:2903361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概况
2.1 “文化反哺”的国外研究
2.2 “文化反哺”的国内研究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文化反哺”现象
1.1 “文化反哺”的内涵
1.2 “文化反哺”产生的原因
1.3 文化反哺的实质
1.4 “文化反哺”的社会意义
1.4.1 缓和代际隔阂
1.4.2 打破成年人固有的思想束缚
1.4.3 激发青年的创新能力
1.4.4 更新教育观念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反哺”
1.5.1 教育资源系统中的“文化反哺”
1.5.2 “文化反哺”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2 “文化反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 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
2.1.1 角色定位的转变
2.1.2 知识传播方向的转变
2.2 对大学生的影响
2.2.1 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2.2.2 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2.2.3 激励作用
2.3 对教育方式的影响
2.3.1 由说教式变为引导
2.3.2 由强调教书变为强调育人
2.3.3 由权威主导变为民主合作
3 “文化反哺”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启示
3.1 促进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
3.1.1 正视“文化反哺”,保持开放心态
3.1.2 正视角色转变,加强自身学习
3.1.3 正视师生关系,加强合作与交流
3.1.4 正视科技发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3.2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3.2.1 发挥大学生的自主个性
3.2.2 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2.3 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3.3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和发展
3.3.1 创新的科学性
3.3.2 创新的时效性
3.4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3.4.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信念
3.4.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反哺”现象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J]. 刘倩. 语文学刊. 2010(22)
[2]“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刘地松.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的思考[J]. 吴轶军.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5)
[4]文化反哺中的研究生师生关系[J]. 匡维,杨杰. 文教资料. 2009(23)
[5]从网络语言看青年文化的反哺功能[J]. 石国亮. 中国青年研究. 2009(07)
[6]“文化反哺”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作用研究[J]. 万晖,孟繁,吕伴. 华章. 2009 (10)
[7]教育反哺 当代教育的亮点[J]. 孙凌傲.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08)
[8]教育反哺的价值论述及其展望[J]. 王晓明,李瑶.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4)
[9]试析后喻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J]. 张永红. 教育与职业. 2008(27)
[10]从伦理角度看文化反哺对传统师生关系的解构与重构[J]. 雷维运. 大众文艺(理论). 2008(06)
本文编号:2903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0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