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成都大学生微信公众号用户参与和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16:06
  微信2011年诞生至今,用户日活跃量已达9.02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微信于2012年8月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功能,截止2017年9月,微信公众号仅活跃账号数就达到了 350万个。凭借着独特的平台优势和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微信公众号使其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发生了改变。公众号作为手机阅读的方式之一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数据显示18-29周岁的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高达92.8%,因此本文选取大学生用户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了解成都大学生用户的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能够据此为用户提供更合适的内容和服务,有助于其传播策略的制定并带来更好的发展。本文以成都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样本,充分梳理了此前关于微信公众号相关研究,依据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总结了其传播主体更多元、传播内容更丰富、传播方式更精确、传播载体更多样四个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对参与和分享行为进行限定和区分并建立了用户参与和分享行为模型,用于探究成都大学生用户的参与和分享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量表的基础上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成都大学生微信公众号用户参与和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图1-1卡茨等人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模式??

技术,有用性,易用性,态度


2.1.1技术接受模型??技木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于?1989?_由?Davis?提..出,是??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模型,吸收了理性行为理论的相关概念(如图2-1X??该模型在运用中童视用户对于技术的感知,认为用卢对于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想法??决定了用户的使用态度、使用行为及使用意向。技术接受模型因而在关于信息采??纳和用户使用行为的研宄中被广泛应用,例如Gefen?(2003)和Naidoo&Leonard??(2007)通过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并引入相关变量来研究网上购物和电子服务用户??的使用.篇向等*??1R知有闲性pu????.^ ̄?????夕史用咨度AT?1?_意图BI?一?使用行为U??易用性PE0U??图2-1技术接受模型??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等因素,被应用于此后多项关??于用户行为的研究中,均获得了证实,为本文的研究模型构建提供了很大帮助。??

用户行为,模型,有用性,易用性


2.1.1技术接受模型??技木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于?1989?_由?Davis?提..出,是??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模型,吸收了理性行为理论的相关概念(如图2-1X??该模型在运用中童视用户对于技术的感知,认为用卢对于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想法??决定了用户的使用态度、使用行为及使用意向。技术接受模型因而在关于信息采??纳和用户使用行为的研宄中被广泛应用,例如Gefen?(2003)和Naidoo&Leonard??(2007)通过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并引入相关变量来研究网上购物和电子服务用户??的使用.篇向等*??1R知有闲性pu????.^ ̄?????夕史用咨度AT?1?_意图BI?一?使用行为U??易用性PE0U??图2-1技术接受模型??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等因素,被应用于此后多项关??于用户行为的研究中,均获得了证实,为本文的研究模型构建提供了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青年报》及其微信公众号在编辑方面的差异性[J]. 贾晓晶,常庆.  新闻传播. 2017(24)
[2]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编辑特色研究——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J]. 刘笑冰.  现代视听. 2017(11)
[3]浅谈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J]. 封文凯,刘天旭.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9)
[4]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J]. 胡祯珍.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8)
[5]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受众心理需求分析——以微信红包与支付宝红包对比为例[J]. 李芳方.  新闻传播. 2017(07)
[6]传统纸媒微信公众号新闻推送研究——以2015年《新京报》等五家首都纸媒同名公众号为例[J]. 安珊珊,梁馨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移动互联时代受众研究——“使用与满足”背后的“受众商品”[J]. 吕玉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4)
[8]以使用与满足理论浅析网络直播[J]. 王国洋.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3)
[9]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研究[J]. 徐宝达,赵树宽,张健.  情报杂志. 2017(01)
[10]微信公众号运营实践与传播效果研究——基于对福建省26所本科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实证分析[J]. 陶赋雯.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2)

硕士论文
[1]体育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研究[D]. 叶芳君.北京体育大学 2017
[2]国内传统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研究[D]. 王萌.吉林大学 2017
[3]品牌与非品牌微信公众号营销效果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抟南.武汉大学 2017
[4]“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微信公众号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分析[D]. 王家丽.安徽大学 2017
[5]议程设置2.0:微博属性议程设置的探究与思考[D]. 姚孝莹.安徽大学 2016
[6]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征及运营研究[D]. 唐丹.郑州大学 2016
[7]微信公众号的营销效果研究[D]. 黄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6
[8]“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其效果研究[D]. 黄晓丹.暨南大学 2015
[9]微信公众号用户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D]. 徐姗.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08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08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