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发布时间:2020-12-16 03:31
作为人类社会两大重要的规范体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实现“德法融合”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进行德法融合研究,不仅是回应时代变革的战略需要,也是提高高校“基础课”改革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基础课”存在的课程容量比例失衡、内容各自为营、课时比重不均、教学效果不佳等实际问题,将“德法融合”理念以地位并重、内容并和、方法创新等具体路径落实于高校“基础课”课程改革中,实现“德法融合”视域下“基础课”课程的时代变革。这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完成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在厘清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研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法融合”教育的价值;第三章主要概括了近十年高校“基础课”教材内容的变化及其改革趋势;第四章从...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概念、依据与价值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道德教育
2.1.2 法治教育
2.1.3 德法融合
2.1.4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
2.2 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和法律的理论
2.2.2 习近平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建设思想
2.2.3 实践层面的多元需求性
2.3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价值
2.3.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2.3.2 培养新一代德法兼修的后备人才
2.3.3 提升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社会治理实效
第3章 近十年来高校“基础课”教材中德法融合内容调整及变化趋势
3.1 近十年来关于高校“基础课”教材内容调整的对比
3.1.1 课时比重的变化
3.1.2 教材内容变化
3.2 近十年来高校“基础课”教材德法融合内容变化的趋势
3.2.1 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升
3.2.2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度有所加强
3.2.3 课程中“德法融合”的系统化建设渐趋成熟
第4章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的问题
4.1.1 道德与法律章节内容比例失衡
4.1.2 道德与法律教材内容各自为营
4.1.3 道德与法律教学课时比重不均
4.1.4 法律部分教学内容实效性堪忧
4.2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德法融合”理念未能深入人心
4.2.2 “德法融合”具体教育方式不当
4.2.3 法治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力量不足
4.2.4 缺乏合理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第5章 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改革思路
5.1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指导思想
5.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法共治”的治理理念
5.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
5.2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原则要求
5.2.1 以德育人,育人理念人本化
5.2.2 以法育人,法治教育实效化
5.2.3 德法融合,实施过程科学化
5.3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路径选择
5.3.1 地位并重——协调道德与法律章节
5.3.2 内容并和——融合道德与法律内容
5.3.3 方法创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2919448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概念、依据与价值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道德教育
2.1.2 法治教育
2.1.3 德法融合
2.1.4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
2.2 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和法律的理论
2.2.2 习近平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建设思想
2.2.3 实践层面的多元需求性
2.3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价值
2.3.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2.3.2 培养新一代德法兼修的后备人才
2.3.3 提升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社会治理实效
第3章 近十年来高校“基础课”教材中德法融合内容调整及变化趋势
3.1 近十年来关于高校“基础课”教材内容调整的对比
3.1.1 课时比重的变化
3.1.2 教材内容变化
3.2 近十年来高校“基础课”教材德法融合内容变化的趋势
3.2.1 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升
3.2.2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度有所加强
3.2.3 课程中“德法融合”的系统化建设渐趋成熟
第4章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的问题
4.1.1 道德与法律章节内容比例失衡
4.1.2 道德与法律教材内容各自为营
4.1.3 道德与法律教学课时比重不均
4.1.4 法律部分教学内容实效性堪忧
4.2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德法融合”理念未能深入人心
4.2.2 “德法融合”具体教育方式不当
4.2.3 法治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力量不足
4.2.4 缺乏合理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第5章 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改革思路
5.1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指导思想
5.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法共治”的治理理念
5.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
5.2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原则要求
5.2.1 以德育人,育人理念人本化
5.2.2 以法育人,法治教育实效化
5.2.3 德法融合,实施过程科学化
5.3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路径选择
5.3.1 地位并重——协调道德与法律章节
5.3.2 内容并和——融合道德与法律内容
5.3.3 方法创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2919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19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