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假设与实践意蕴

发布时间:2020-12-26 11:59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下中国高校普遍面临的一项实践性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师生充分参与。只有证明创新创业教育关乎每个师生的切身利益,才能激发其内在的参与热情,为此就需要进行哲学审辨。研究发现,创新与创业关乎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实现,均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双重含义,且以个体性为本,而人们往往偏重其社会性而忽略其个体性。从个体意义看,创新即实现自我超越,创业即追求理想价值实现;从社会意义看,创新是指实现了科技突破,创业是指获得了经营成功。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从关注个体创新创业潜能开始,经过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才能达到发明创造与经营成功的终点。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其中包含七个关键能力,即目标确定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大胆尝试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把握机遇能力、规避风险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此七者不仅构成一个序列,而且循环上升,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创新带动创业"、"创新创业融合"和"创业引领创新"三种类型进行突破。 

【文章来源】:高校教育管理. 2020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需要一个哲学前提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蕴含与现实基础
三、创新创业的能力构成与结构差异
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办学条件匹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基于理论与实践角度的分析[J]. 赵亮.  江苏高教. 2020(06)
[2]“双创”教育新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J]. 李建国,杨莉莉.  中国高校科技. 2019(10)
[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以美国四所高校为例[J]. 陈霞玲.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07)
[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况调查及分析——基于全国938所高校样本[J]. 刘帆.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04)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变迁及其启示[J]. 陈耀,李远煦.  高等教育研究. 2019(03)
[6]基于SYB模式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 郑俐.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9)
[7]我国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取向及理路[J]. 赵军,焦磊.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1)
[8]内生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探索——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J]. 李凤.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9)
[9]办好“互联网+”双创大赛 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J]. 吴爱华,郝杰,汪凯.  中国大学教学. 2017(09)
[10]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基于40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的调研[J]. 成希,张放平.  中国高校科技. 2017(09)



本文编号:2939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39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