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招考命题工作机制变革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9 15:52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招考命题工作机制历经了由经验命题到科学命题的变革,高考标准化改革是此变革的重要标志。与经验式机制相比,科学化机制以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考试大纲的制定,通过增设客观题等方式控制评分误差,组建包括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和研究人员等在内的命题队伍,设立试题评价和命题研究环节。与境外招考命题相比,通常我国高考的命题依据更明确、主客观题型搭配更合理、权威性更高,也更易造成应试主义、更难消除评分误差。尽管高考命题工作机制已进入科学化阶段,但命题改革仍需处理好甄别选拔与促教育人、考查能力与力求客观、保证科学与追求公平、提升效率与因地施考等多对基本矛盾。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经验命题阶段:命题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初步发展(1949—1965年)
    (一)命题依据的确立:从笼统的招考规定到明确的考试大纲
    (二)测量技术的初步运用:难度、题量的规定及选择题的设置
    (三)答案拟定办法的改进:从“标准答案”到“参考答案”
    (四)组织结构的完善:在命题委员会外成立试题审查委员会
二、过渡阶段:命题工作机制的恢复与初步科学化(1977—1984年)
    (一)命题依据的标准:由各省不一到全国统一
    (二)命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题型和题量明显增加
    (三)命题队伍构成:由各省不一走向全国统一
    (四)命题工作的恢复与进一步发展:命题评价与研究的实施
三、科学命题形成阶段:标准化改革下的命题工作机制(1985—2003年)
    (一)命题依据的变革:从教学大纲到考试说明
    (二)命题技术的革新及其制度化:标准化考试技术和规范的确立
    (三)专业命题队伍的组建:学科命题委员会及命题组的成立
    (四)命题工作的科学化:科研先行与试题评价定量化
四、进一步发展阶段:新课改和新高考下的命题工作机制(2004至今)
    (一)命题依据的发展:“考试大纲”从大纲版到新课标版
    (二)命题技术的信息化:题库建设的设想与实践
    (三)命题管理体制的分权化:分省命题的推广与收缩
五、反思
    (一)经验式和科学化命题工作机制的不同特征
    (二)境外视域观照下的高考命题工作机制优缺点
    (三)高考命题工作机制改革中的基本矛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进[J]. 刘海峰.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6)
[2]公平与科学:高考命题改革的价值追求[J]. 韩家勋.  中国考试. 2017(06)
[3]1977年参与高考命题的记忆[J]. 刘守华.  湖北档案. 2015(12)
[4]命运在那一年改变——1977年辽宁恢复高考的前前后后[J]. 李影.  今日辽宁. 2014(05)
[5]项目反应理论指导下的题库建设[J]. 一帆.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03)
[6]我参加1980年高考命题工作的回忆[J]. 孟祥才.  春秋. 2012(04)
[7]高考《考试大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李金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14)
[8]研究高考《考试大纲》 科学编写《考试说明》[J]. 陈志国.  中学语文教学. 2009(03)
[9]关于恢复全国统考后第一次命题工作的回忆[J]. 赵亮宏.  中国考试(研究版). 2007(08)
[10]高考改革的统独之争[J]. 刘海峰.  教育发展研究. 2006(21)

博士论文
[1]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 王后雄.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45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45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4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