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慈善伦理观的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13:27
  慈善伦理观的树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和谐进步、公平发展、资源的合理分配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慈善伦理观的树立离不开实践,参与慈善活动就是最重要的慈善实践活动。慈善活动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类型是多样的,但本质都是帮助弱势群体渡过难关,充分表达自己的爱心、同情、怜悯之心。通过查询大量国内外资料,发现很多研究者就此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发现对于慈善伦理观的研究有非常可观的一面,但也有一些没有提及的方面,本论文就是对其中的一小方面做研究。通过这篇论文就是要呼吁大学生做慈善,让大学生做慈善就要让大学生全面了解慈善,了解慈善伦理观等概念内涵。明确大学生慈善伦理观的组成要素。通过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分析出了大学生在慈善伦理观思想、行为方面的基本情况,有积极的表现,也有消极的表现,总体趋势呈良好状态。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精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家庭等的因素,造成大学生慈善伦理观缺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文给出了比较可行的对策。指明慈善不仅仅对个体的捐助,而是由点及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扶持,这就需要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及时介入,精准扶贫,强...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创新尝试
2 慈善伦理观概述
    2.1 慈善伦理观的内涵及其特征
        2.1.1 慈善伦理观的内涵
        2.1.2 慈善伦理的特征
    2.2 大学生慈善伦理观及其内容
        2.2.1 大学生慈善伦理观的内涵
        2.2.2 大学生慈善伦理观的组成要素
3 大学生慈善伦理观的现状分析
    3.1 大学生慈善伦理观方面的积极表现
        3.1.1 思想上的积极表现
        3.1.2 行动上的积极表现
    3.2 大学生在慈善伦理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慈善意识薄弱
        3.2.2 慈善行为力度不大
        3.2.3 慈善行为仅限于一小部分人
        3.2.4 伦理漠视现象屡见不鲜
        3.2.5 功利主义倾向性强
        3.2.6 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大学生参与慈善不够重视
4 大学生慈善伦理观培养的对策
    4.1 将慈善知识和爱心教育引入校园和课堂
        4.1.1 培养教师的慈善伦理观,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4.1.2 学校应该坚持主体自愿原则,坚持把慈善伦理观回归大学生自身
    4.2 加大宣传,拓展慈善行为力度
        4.2.1 大学生应该加深对慈善伦理观概念的认识
        4.2.2 重视集体力量,把个人与集体统一起来
    4.3 充分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使人人参与慈善活动
        4.3.1 开展社团实践活动
        4.3.2 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扶贫等活动
    4.4 提升慈善公信力
        4.4.1 慈善组织要增强自身的道德使命感
        4.4.2 提高慈善的规范性和自律性
        4.4.3 促进慈善组织的专业化发展
    4.5 加强全社会慈善道德风尚建设
        4.5.1 提升大学生的公共责任意识
        4.5.2 加强政府的作风引领建设
        4.5.3 加强媒体对慈善道德风尚的宣传
    4.6 家庭、学校、政府团结一致,共促大学生慈善伦理新风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2951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51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1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